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

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
 
 
這幾天,老狗心血來潮翻起了過年期間拍的照片,才發現在回臺北那天繞去「臺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的照片忘了分享,於是決定利用一個晚上的時間,好好寫寫分享文。
因為,飲水思源,老狗是喝這裡供應的水長大的呀!!
 
讓時光倒回到1895年,清日戰爭之後,清廷戰敗,將臺灣割讓給日本。
日本國在花了好大的力氣搞定臺灣島上不願歸順的義勇軍之後,才發現來臺的日軍病死的遠比戰死的多很多,清廷在統治臺灣的200多年間,對於公共衛生一事,可說是完全沒有著墨。
因此領臺第一件事,就是建立上水道系統,以提供乾淨的飲用水給來臺日人,降低傳染病的盛行率。
 
臺灣總督府聘請威廉.巴爾頓(W.K. Burton)為衛生工程顧問技師,首先針對基隆與滬尾,有大量船隻進出的港口規劃上水道系統,而後擴及至全臺灣各大、中型都市,以及重要軍事設施。
臺南水道系統規劃給水人口數達十萬人,在日治時期是僅次於臺北水道系統,而與基隆、高雄同等規模的自來水供應設施。
整體設施自1897起,由威廉巴爾頓與濱野彌四郎開始進行臺南地區的水源、水質的調查,而後決定自曾文溪取水。
自1912年起開始興建臺南水道,至1922年開始供水,費時10年。
這套自來水系統一直使用到1982年,由烏山頭、曾文兩大水庫及潭頂淨水場接續淨水工作之後才告功成身退。
因此老狗喝這裡處理的水喝了11年,說是喝這裡的水長大的並不為過。
 
整體臺南水道系統在退役後,經過多年的閒置,在2005年被指定為國定古蹟。
整體建築包括位在北邊的「水源地區」的與南邊的「淨水池區」。
在南邊的「淨水池區」在2018年底就已經整修完成,開放參觀。
老狗也曾經在去年分享過這篇,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臺南 山上 原臺南水道淨水池區 — 宛如天空之城、異國神殿的超大型石塊堆疊建築
至於北邊的「水源地區」則在2019年底整修完工。
老狗利用今年過年北返之前路過參觀,拍了一些照片分享給各位好朋友們。
在疫情趨緩,各項活動開始解封之時,歡迎到老狗的家鄉去好好玩樂一番。
 
 
現在的「水源地區」改稱博物館區,除了有唧筒(抽水機)室、沉澱池、過濾裝置外,還有一大片的花園與樹林,合稱為「博物館區」,為收費區域。
進去收費區前,幫家人在門口的石座上拍照留念。
話說這時疫情剛起,所以戴上口罩做個紀錄。
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
 
收費亭的一部分,上面也有「臺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字樣。
哦…對了,那個「山上」是地名,全名為「臺南市山上區」,縣市合併升級前是「臺南縣山上鄉」,不是副詞,不要搞錯了。
千萬不要以為有「山上」,就會有「山下」。。。
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
 
在一旁發現這三位的人形立牌,請猜一猜他們是誰?
前面的文章中已經提到了左邊和中間這2位。
最右邊那位的銅像現在坐在烏山頭水庫旁,已經坐了好多年了。
前些日子還被多事之輩斷頭,真是無辜!
 
 
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
 
走入售票口後才發現這園區真大。
即使是農曆年期間,遊人正多之時,要保持適當社交距離也是很OK的。
剛進售票口的位置就是花園區,除了有花圃外,還有好幾處公共藝術品。
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
 
這應該是公共藝術之一吧!好大的螞蟻…
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
 
在花園區中有座圓環,應該是日治時期留下來的,稱為「宮之森圓環」。
當中有大樹一棵,遠方則是博物館區的三棟建築物。
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
 
現場的說明牌說它是琉球松,是日治時期的高爾夫球場中留下來的。
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
 
從這裡可以清楚的見到博物館的三棟主建築物。
快濾筒室(B館)
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
快濾池室(灰色)(A館)
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
送出唧筒室(C館)
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
 
另外,還會見到一些小型建築,像這張照片中的碉堡,應該是防衛臺南水道系統的。
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
 
我們往B棟快濾筒室方向移動,一路上看到不少造景與公共藝術。
這座圓環被命名為濱四郎圓環,個人是覺得有點無哩頭。
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
 
其實這裡原本是座噴水池。
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
 
花園區中的水池,命名為八田水池。
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
 
公共裝置藝術
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
 
終於比較靠近快濾筒室。
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
 
這張照片是種壓縮技巧,其實快濾筒室離水池有一段距離,看起來好像在池畔一樣…
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
 
通往密林區的小徑。
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
 
走到了快濾筒室外,遇上了表演團體在表演,於是駐足片刻,欣賞表演,挺逗趣的!!
表演(1)
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
表演(2)
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
表演(動畫)
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 
 
因為時間關係,我們不能逗留太久,所以進入快濾筒室參觀先。
快濾筒室主要分為三個區域,包括:中央擺設快濾筒機具的濾過器室、側邊的化學加藥室及後方的試驗室、暗房、消毒室、辦公室等空間。
實驗室空間是老狗相當熟悉的地方,看到這裡還有分化學實驗室與細菌實驗室,打心理覺得日本人實在厲害,在近百年前就知道要設細菌實驗室來檢驗水中的細菌。
化學實驗室
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
試藥櫃(1)
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
試藥櫃(2)
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
試藥櫃(3)
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
試藥櫃(4)
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
化學實驗器皿
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
化學試藥
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
天平桌
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
木造實驗桌
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
 
不過,老狗在這裡看到這2個說明看版,心中會心一笑。
這負責展場的單位也太不專業了吧,竟然出現了「孵卵器室」!!
呃……水質檢驗沒有在孵蛋的啦,正確名稱應為「培養室」。
而「細菌試驗室」中就包括了「培養室」。
細菌試驗室
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
孵卵器室
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
 
在快濾筒室的其他空間,還有事務(辦公)室、應接室等。
這間是事務室。
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
 
在這裡展示一些舊文書,舊器材等。
發電機運轉紀錄
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
制水閥
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
水表
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
市區水道圖
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
 
另外還有個空間是應接室,就是接待外賓的空間。
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
 
可是快濾筒室已經參觀完了,那「快濾筒」在那裡?
老狗猜測在這下面,沒有開放參觀。
但是,答案是正確的嗎?賣個關子!!
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
 
快濾筒室的迴廊和窗台很適合拍照,找女兒來示範一下…
長長的迴廊
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
迴廊照片(1)
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
迴廊照片(2)
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
窗台照片
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
 
從應接室向外走出快濾筒室,見到了它的正門。
可是在這旁邊還有好大一棟建築呀??
再回頭走進去看一看!
 
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
 
走進旁邊相連的這棟大建築,才真正見到了快濾桶。
這裡的建築屋架,真的太漂亮了!!
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
 
這屋架的幾何結構,令人嘆為觀止!
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
 
女兒又跑來耍寶了!!
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
 
左右成列的快濾桶總共有14個,因為體積很大,很壯觀。
原來老狗小時喝的水都是經過這裡過濾出來的呀!!
另外在地面下還有配水管。
左側快濾桶
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
右側快濾桶
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
快濾桶介紹
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
快濾桶的內部
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
地面下的配水管
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
 
回頭再看一次屋架,真的很漂亮!
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
 
在這裡,另外介紹了這三位和水有關的專家—濱野彌四郎、八田與一與巴爾頓。
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
 
這三位都是水道名人,也是讓臺灣擺脫缺乏乾淨用水之苦的專家。
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
 
這個空間在印象中是加藥的空間。原水必須加入明礬、重曹(小蘇打),讓懸浮的微粒凝結成大顆粒,再藉由石英砂的多孔效果,將這些大顆粒過濾下來。
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
 
這是圖示現代的加藥作業方式。
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
 
走出快濾筒室,可以發現它是很漂亮的一棟建築,還多了扶壁的設計,加強建築的防震效果。
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
 
快濾筒室的另一面。
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
 
接下來的是位在一旁的送出唧筒室,這裡裝置著把水打到「淨水池區」的設備。
由於同樣是很重要的設備,因此建築物同樣很堅固。
建築外觀由鋼筋混凝土柱樑框架與紅磚牆組成,像是碉堡一樣。
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
 
送出唧筒室內部是個很大的空間。
造訪這天正好有表演活動。
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
 
這個圖面表示整個臺南水道系統的配置。
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
 
在送出唧筒室中的大型幫浦。
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
 
從另一邊看送出唧筒室內部,很巨大,很宏偉的空間。
西式屋架結構也很漂亮。
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
 
送水的水管示意。
這當然是假的,真正的水管怎麼有可能發亮…
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
 
送出唧筒室的另一邊有個面積較小,但同樣是挑高的房間。
抬頭看頭頂上的屋架,一樣很壯觀。
這裡現在作為咖啡廳使用。
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
 
步出送出唧筒室的建築物外,可以感受到它的巨大。
讓老狗想不通的是為什麼「送出唧筒室」要蓋那麼高呢?
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
 
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
 
走到送出唧筒室的背面,會發現這裡還有其他的附屬建築物。
像是照片中的煙囪基座,以及一旁的唧筒井。
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
 
唧筒井建築物。
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
 
唧筒井的介紹
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
 
這裡還有一座碉堡,和前面看到的長的幾乎相同。
 
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
 
然後,老狗走到了位在送出唧筒室之前的慢濾池。
這座慢濾池與快濾池室都是臺水公司在1952年增建的建築,用來滿足日益增加的臺南縣市人口。
現在慢濾池不使用了,被拿來種這些植物,也實在夠神奇的!!
 
 
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
 
站在慢濾池畔,可以「遙望」這兩棟日治時期的大型建築物,以及另一邊的快濾池室。
送出唧筒室
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
快濾筒室
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
快濾池室
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
快濾池室的主建築是地下一層、地面一層之加強磚造建築,外牆拉毛處理。
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
 
快濾池室的正面出入口。
1952年,二戰結束後不久,國府剛轉進來臺。
或許是經濟困難,那時要蓋太大的建築,沒經費也沒材料,所以國府時期的建築規模才會遠不如日治時期吧!
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
 
走進快濾池室室內,展示了許多和水道輸送有關的裝置。
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
 
快濾池室的介紹。其實這個空間的功能和快濾筒室應該差不多。
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
 
地面上的磨石子,應該是刻意做出水道的示意圖。
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
 
快濾池室下方水管排列的模型。
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
 
在二戰之後的建築,已經開始採用地下管道。
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
 
建築本體的屋架為為典型純木造正同柱式桁架。
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
 
部分室外地板以強化玻璃做成可以展示地下水管的結構。
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
 
但是水氣實在太重,很難看的見地面下的水管結構。
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
 
「日治時期的臺南」說明海報。
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
 
看完了快濾池室,我們慢慢的往園區外移動。
在這裡見到了濱野彌四郎的塑像。
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
 
要離開之前,刻意繞進密林區,看看藏在裡面的公共藝術品。
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
 
抬頭仰望天空,今年的春節假期就到這裡結束了。
該回臺北開始抗疫生活!!
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
 
走到入口處,見到了它。
這也是一座公共藝術啦!!
臺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 飲水思源,大臺南的第一代自來水設施之一部分
 
這一篇的內容距今已經4個多月,裡面的花草應該也都有了改變,但是建築物應該是不會變的。
來這裡走走,除了空氣清新之外,還可以了解自來水究竟是怎麼來的。
然後,記得順道到免門票的淨水池區去看看像異國神殿般的淨水池!
由衷希望朋友們在防疫解禁後,能多到臺南走走,幫留在臺南的鄉親們活絡一下經濟!!
 
2020-06-09 0:14 發佈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