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市 中西區 北極殿|大上帝廟 — 曾經的護國神祗官廟,特別的建築色調

北極殿位在臺南市區中的民權路上,是座從外觀來看像是街屋的廟宇。老狗小時候到市區,在經過這裡時,總會覺得這座廟與其他廟宇不同,因為外觀的配色不像一般廟宇以紅色為主,整體感覺較為深沉,而那時家人也不曾到這座廟宇參拜過。直到近幾年,老狗看了一些資料,才知道這座廟宇除了外觀與眾不同外,還是有一些歷史的。
 
北極殿主祀玄天上帝,俗稱上帝公、上帝爺或帝爺公,為將北極星人格化產生的信仰,也是明朝的重要信仰。傳說於元朝末年,朱元璋起兵抗元,在某次戰役中打了敗戰,逃到1座鄉野舊廟躲藏,並求廟中神明保佑渡過劫難。後來,朱元璋建立明朝後,為了報答神恩,遂於原處建新廟,重塑神像,並冊封該廟主神為玄天上帝,御賜「北極殿」匾。之後,明成祖起兵於位居北疆的燕京,亦稱得到玄天上帝庇佑,在成事後更是廣於各地建廟。其後的明朝諸帝亦奉玄天上帝為護國神祇。而臺南的北極殿,則為鄭氏領臺(1662年)之後,最早興建的四座廟宇(文廟、真武廟、明室宗廟、關帝廟與佛祖廳)中之一(即真武廟),建於府城中地勢最高之鷲嶺之上,為明鄭時期之官廟之一。為了與同主祀玄天上帝的「開基靈佑宮」區分,所以時人又稱此廟為「大上帝廟」,而「開基靈佑宮」稱為「小上帝廟」。
 
1683年,明鄭覆亡,清朝接收臺灣後,自然「忽視」前朝之護國神祗,北極殿漸漸的不受重視,被侵佔廟產之事不時出現,官方還因此立「上帝廟店屋地租碑記」(1730)、「大上帝廟示禁碑」(1791)等碑作為告示。之後,來自福建福寧的桐山營班兵開始以北極殿為據點,並進而居住於其中,且在1804年,由里民與桐山營共同捐款,於廟後建桐山營公寓,以供營兵及同鄉暫時居住,也稱桐山營曹館。即今日廟宇的後殿及兩側廂房。1837年,廟宇及公寓再次重修,為了避免營兵長期佔用據為私人所有,桐山營的統領與廟方主理董事及里民街眾共同簽署管理協議,並立「大上帝廟四條街桐山營公眾合約」與「大上帝廟桐山營四條街公眾合約」二碑作為記錄。
 
時序進入日治時期,因日人欲拓寬竹子街(即今民權路)而將廟埕徵收、前殿拆毀;1964年拓寬民權路,再拆一次前殿,於是在1969年─1971年間,將廟門往內退縮,整修為今日所見樣貌,變身成類似街屋型的廟宇,三川門座落於街道騎樓之上。而在日治時期至今,正殿與後殿則歷經多次整修,但仍保留昔日的樣貌。由於北極殿的歷史相當悠久,因此廟內保存相當多的古物,最重要的應屬明寧靖王於1669年所書之「威靈赫奕」匾。此匾除了是全臺歷史最悠久的古匾之外,也見證了北極殿的歷史。有興趣看看這座隱藏於市區內,外部看來年代不久遠,但內部卻有近360年歷史的古剎的話,就跟著老狗的腳步,一起來瞧瞧吧!
 
 
從老狗有記憶時開始,就記得在民權路上有這麼一座廟,廟外柱子是黑色的,屋頂的裝飾也沒那麼鮮豔,而且從來沒進去過這座廟中,只知道這座廟名為「北極殿」,是座祀奉玄天上帝的古廟。只是從三川殿的外觀來看,一點都不古,因為是RC結構。
臺南市 中西區 北極殿|大上帝廟 — 曾經的護國神祗官廟,特別的建築色調
 
走近三川門一看,就會發現這座廟門是現代的RC結構,因為見到了水泥井字橫樑。
話雖如此,但中港明間的門堵,以及兩側的壁堵上,保留了不少木刻與石刻。
在最近老狗讀了一些資料後,才知這三川門被拆了兩次,能留這些古物下來放在對應位置,像是中港門邊的抱鼓石、麒麟堵,以及兩側牆上的石刻,就已經很不錯了。
虎邊側門與牆堵
臺南市 中西區 北極殿|大上帝廟 — 曾經的護國神祗官廟,特別的建築色調
中港明間
臺南市 中西區 北極殿|大上帝廟 — 曾經的護國神祗官廟,特別的建築色調
龍邊側門與牆堵
臺南市 中西區 北極殿|大上帝廟 — 曾經的護國神祗官廟,特別的建築色調
 
回到廟外,看看這座長的像街屋的三川殿屋頂,裝飾也不像一般廟宇那麼繁複。
臺南市 中西區 北極殿|大上帝廟 — 曾經的護國神祗官廟,特別的建築色調
 
相較於一般廟宇,三川頂本體以及其上各個裝飾物的顏色,都顯得較為深沈,以藍黑色為主體,甚至連屋瓦的顏色都較一般廟宇為深,但是該有的裝飾,像是三仙、四祥獸,以及規帶的排頭戲齣,一樣都沒有少。
虎邊垂脊戲齣
臺南市 中西區 北極殿|大上帝廟 — 曾經的護國神祗官廟,特別的建築色調
三川殿中脊
臺南市 中西區 北極殿|大上帝廟 — 曾經的護國神祗官廟,特別的建築色調
龍邊垂脊戲齣
臺南市 中西區 北極殿|大上帝廟 — 曾經的護國神祗官廟,特別的建築色調
 
看完三川頂,回到廟門口,要爬7階才能進廟門,是北極殿的最大特色,因為廟宇所在位置為昔日臺南市區中最高點—鷲嶺之上。早年,或許是因為民權路開闢時,為讓路面平整而向下挖的關係,才出現這種廟埕高過路面許多的現象。
臺南市 中西區 北極殿|大上帝廟 — 曾經的護國神祗官廟,特別的建築色調
 
特寫一下中港門邊的2個抱鼓石,上頭還刻有花草。
龍邊抱鼓石
臺南市 中西區 北極殿|大上帝廟 — 曾經的護國神祗官廟,特別的建築色調
虎邊抱鼓石
臺南市 中西區 北極殿|大上帝廟 — 曾經的護國神祗官廟,特別的建築色調
 
走入廟門後,立即會發現廟門及門柱的顏色異於一般廟宇,都是黑色。
據現場的解說牌所示,「主神司北天玄武七宿,北天色玄,故柱為烏黑,與全台各寺廟多為紅色有異」。
臺南市 中西區 北極殿|大上帝廟 — 曾經的護國神祗官廟,特別的建築色調
 
至於中港廟門上的門神,也非常見的秦叔寶與尉遲恭,而是2條龍。
這些門神都是名師潘岳雄所繪。
鑲在龍邊牆上的石碑,則是歷次遭侵佔廟產,引發糾紛時所立之碑。在龍邊的是「上帝廟店屋地租碑記」(1730年, 雍正8年)、「大上帝廟示禁碑」(1791, 乾隆56年)。
在虎邊的則是1863年(同治2年)北極殿重修的紀錄「重修北極殿碑記」。
龍邊側門與石碑
臺南市 中西區 北極殿|大上帝廟 — 曾經的護國神祗官廟,特別的建築色調
中港龍邊門
臺南市 中西區 北極殿|大上帝廟 — 曾經的護國神祗官廟,特別的建築色調
中港虎邊門
臺南市 中西區 北極殿|大上帝廟 — 曾經的護國神祗官廟,特別的建築色調
虎邊側門
臺南市 中西區 北極殿|大上帝廟 — 曾經的護國神祗官廟,特別的建築色調
虎邊牆上石碑
臺南市 中西區 北極殿|大上帝廟 — 曾經的護國神祗官廟,特別的建築色調
 
因為民權路二次拓寬的關係,三川門往北極殿的內埕退縮。現在的內埕變的較小,站在三川殿內側就快接近拜殿了,站在這裡勉強可拍下拜殿前方的全景。
臺南市 中西區 北極殿|大上帝廟 — 曾經的護國神祗官廟,特別的建築色調
 
從這裡可以望見正殿屋脊上的裝飾,是所謂的「雙龍護塔」。但除了雙龍之外,還有一對鳳凰在拜殿屋脊之上。
虎邊正殿與拜殿屋脊
臺南市 中西區 北極殿|大上帝廟 — 曾經的護國神祗官廟,特別的建築色調
中央正殿與拜殿屋脊
臺南市 中西區 北極殿|大上帝廟 — 曾經的護國神祗官廟,特別的建築色調
龍邊正殿與拜殿屋脊
臺南市 中西區 北極殿|大上帝廟 — 曾經的護國神祗官廟,特別的建築色調
 
由於內埕「縮水」,所以再前進個幾步就到了拜殿。拜殿面積很小,結構也很簡單,是利用4根方型點金柱支撐,僅有兩坡的外型。據「國家文化資產網」的資料所述,是1971年重修後的結果。雖然如此,但屋架刻工相當細緻。有沒有找到「憨番扛大杉」??在拜殿的左右側各有一位「憨番」,可以在照片中找到。
虎側拜殿屋架
臺南市 中西區 北極殿|大上帝廟 — 曾經的護國神祗官廟,特別的建築色調
龍側拜殿屋架
臺南市 中西區 北極殿|大上帝廟 — 曾經的護國神祗官廟,特別的建築色調
 
在拜殿的兩側牆面上則有名師潘麗水於1981年所繪的彩繪。龍邊為「前漢三傑」,虎邊為「風塵三俠」。
虎邊
臺南市 中西區 北極殿|大上帝廟 — 曾經的護國神祗官廟,特別的建築色調
龍邊
臺南市 中西區 北極殿|大上帝廟 — 曾經的護國神祗官廟,特別的建築色調
 
緊接著拜殿的是正殿。正殿的屋架在形制上屬大型廟宇建築,在前方還附帶有檐廊。
臺南市 中西區 北極殿|大上帝廟 — 曾經的護國神祗官廟,特別的建築色調
 
正殿內屋架為「五瓜三通」,整體屋架相當高聳。而檐廊內則有由童柱變化而來的象座。
虎邊檐廊
臺南市 中西區 北極殿|大上帝廟 — 曾經的護國神祗官廟,特別的建築色調
龍邊檐廊
臺南市 中西區 北極殿|大上帝廟 — 曾經的護國神祗官廟,特別的建築色調
虎邊內屋架
臺南市 中西區 北極殿|大上帝廟 — 曾經的護國神祗官廟,特別的建築色調
龍邊內屋架
臺南市 中西區 北極殿|大上帝廟 — 曾經的護國神祗官廟,特別的建築色調
 
在正殿中,最吸引目光的,除了特高的屋架之外,還有眾多的匾額。
在這些匾額中,最有歷史價值的莫過於在神龕上的「威靈赫奕」,為明寧靖王朱術桂於1669年所撰,間接證明北極殿的歷史地位。
另外,在牆壁上的書法與大壁畫是欣賞的重點之一,虎邊的壁畫亦為名師潘麗水所繪,龍邊的書法則為書法家周金德所書。
檐廊內匾額-鷲嶺古地
臺南市 中西區 北極殿|大上帝廟 — 曾經的護國神祗官廟,特別的建築色調
檐廊內匾額-鷲嶺玄功
臺南市 中西區 北極殿|大上帝廟 — 曾經的護國神祗官廟,特別的建築色調
龍邊檐廊下匾–北武尊極
臺南市 中西區 北極殿|大上帝廟 — 曾經的護國神祗官廟,特別的建築色調
虎邊檐廊下匾–玄天著德
臺南市 中西區 北極殿|大上帝廟 — 曾經的護國神祗官廟,特別的建築色調
正殿內神龕
臺南市 中西區 北極殿|大上帝廟 — 曾經的護國神祗官廟,特別的建築色調
神龕上匾額—威靈赫奕
臺南市 中西區 北極殿|大上帝廟 — 曾經的護國神祗官廟,特別的建築色調
龍邊匾額群與書法
臺南市 中西區 北極殿|大上帝廟 — 曾經的護國神祗官廟,特別的建築色調
虎邊匾額群與彩繪
臺南市 中西區 北極殿|大上帝廟 — 曾經的護國神祗官廟,特別的建築色調
神龕對側匾額—辰居星拱
臺南市 中西區 北極殿|大上帝廟 — 曾經的護國神祗官廟,特別的建築色調
 
正殿龍虎側牆面,除了前面的大型彩繪與書法外,還有這兩幅較小的彩繪,同為名師潘麗水所繪。
虎邊彩繪-歷山耕田
臺南市 中西區 北極殿|大上帝廟 — 曾經的護國神祗官廟,特別的建築色調
龍邊彩繪-武侯奉表
臺南市 中西區 北極殿|大上帝廟 — 曾經的護國神祗官廟,特別的建築色調
 
在正殿中還有一口道光年間鑄造之古鐘,是府城富有的鹽商吳尚新等人特別遠赴江蘇姑蘇鑄造。其上除刻有祝賀的銘文,也刻有奉獻者名錄以及瑞獸「蒲牢」。
臺南市 中西區 北極殿|大上帝廟 — 曾經的護國神祗官廟,特別的建築色調
 
走出正殿後方,就會看到後殿拜亭與後殿。
後殿的拜亭長度較前殿的拜殿為長,屋架結構雖然簡單,但左右各有2個雕工精美的獅座。
拜亭中的「鷲嶺」匾也是有名的古物。
正殿後方神龕
臺南市 中西區 北極殿|大上帝廟 — 曾經的護國神祗官廟,特別的建築色調
後殿拜亭(向前視)
臺南市 中西區 北極殿|大上帝廟 — 曾經的護國神祗官廟,特別的建築色調
後殿拜亭(向後視)
臺南市 中西區 北極殿|大上帝廟 — 曾經的護國神祗官廟,特別的建築色調
後殿
臺南市 中西區 北極殿|大上帝廟 — 曾經的護國神祗官廟,特別的建築色調
 
後殿原稱「天心堂」,為九九登高休息之所,現祀奉觀世音菩薩與十八羅漢。
後殿的建築結構較簡單,沒有太多的裝飾。而兩側的匾額「們」同樣是吸引目光的焦點之一。
虎邊屋架與匾額
臺南市 中西區 北極殿|大上帝廟 — 曾經的護國神祗官廟,特別的建築色調
後殿中央屋架
臺南市 中西區 北極殿|大上帝廟 — 曾經的護國神祗官廟,特別的建築色調
龍邊屋架與匾額
臺南市 中西區 北極殿|大上帝廟 — 曾經的護國神祗官廟,特別的建築色調
 
後殿也有由名師潘麗水所繪的彩繪,為「降龍」與「伏虎」二尊者,分居龍、虎側牆面之上。
彩繪-降龍
臺南市 中西區 北極殿|大上帝廟 — 曾經的護國神祗官廟,特別的建築色調
彩繪-伏虎
臺南市 中西區 北極殿|大上帝廟 — 曾經的護國神祗官廟,特別的建築色調
 
而在後殿拜亭的龍、虎側,分別陪祀地基主與福德正神、註生娘娘與楊仙星君神位。
北極殿是臺南市唯一見到陪祀地基主的寺廟。
地基主與福德正神
臺南市 中西區 北極殿|大上帝廟 — 曾經的護國神祗官廟,特別的建築色調
註生娘娘與楊仙星君神位
臺南市 中西區 北極殿|大上帝廟 — 曾經的護國神祗官廟,特別的建築色調
 
後殿外的小水池造景。
臺南市 中西區 北極殿|大上帝廟 — 曾經的護國神祗官廟,特別的建築色調
 
走完後殿,整座北極殿也參拜完畢了。
老狗把所有比較重要的說明牌都收集在這裡,提供給各位朋友們參考。
畢竟北極殿和一般寺廟有那麼一點點不同,參考說明牌的說明會比較正確。
臺南市政府立牌
臺南市 中西區 北極殿|大上帝廟 — 曾經的護國神祗官廟,特別的建築色調
北極殿位置
臺南市 中西區 北極殿|大上帝廟 — 曾經的護國神祗官廟,特別的建築色調
拜殿(庭)
臺南市 中西區 北極殿|大上帝廟 — 曾經的護國神祗官廟,特別的建築色調
後殿
臺南市 中西區 北極殿|大上帝廟 — 曾經的護國神祗官廟,特別的建築色調
 
最後,再用這張北極殿的老照片跟大家說再見。
原來在日治時期,北極殿佔地是如此廣大,建築是如此高聳呀! 現在,真是委屈了~~~
臺南市 中西區 北極殿|大上帝廟 — 曾經的護國神祗官廟,特別的建築色調
 
2020-03-03 23:47 發佈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