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絕對都曾在歷史課本看過億載金城,我們今天就來更進一步了解它吧,看這個能在歷史課本出現的景點,到底有什麼過人之處呢?



清朝時為了對抗因牡丹社事件侵台的日本軍隊,遂命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楨以欽差身份來臺處理此事。這段時間裡,沈葆楨在臺灣規畫並進行了許多事情,而興建二鯤鯓砲臺便是其中的一件。當時沈葆楨聘請了原在馬尾造船廠工作的法國工程師帛爾陀(M. Berthault)及魯富設計砲臺,而帛爾陀在設計時則參考了巴黎的外圍防禦工事。因規模完整、形式玩備,因此在台灣砲台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在這之後二鯤鯓砲臺在中法戰爭和乙未年劉永福抗日時,都曾對敵砲擊而發揮了其防禦外敵的功能。

二鯤鯓砲臺基本上是一座方型砲臺,而四個角落則是突出的稜堡,上頭安置大砲一座。稜堡比周圍環境較高,並留有馬路與矮牆(胸牆),而砲臺牆體則成45°傾斜。稜堡之間的牆壁內凹,主要是規畫讓槍隊在此防禦已經侵犯到近處的敵人。其建材主要是以三合土及磚材為主,其中磚材的部分是從當時已經傾圮的熱蘭遮城取來的。

四周綠意盎然


護城河還有天鵝船可以踩

上頭的【億載金城】是光緒元年沈葆楨所題

像是要進入到時光隧道

「萬流砥柱」,與「億載金城」的首字互相呼應的緣故。

阿姆斯脫郎巨砲


彈藥庫的遺跡

內牆四角的凹地,可躲避敵人


沈葆楨雕像
走進億載金城,從斑駁掉漆的外觀,就可以感受的出城池歷史歲月的痕跡,城牆的堅固反映出士兵鞏固領土的堅定。億載金城園區很廣,裏頭綠意盎然,散步走遊中享受悠哉的生活步調,有別於城市的緊湊,還可以採天鵝船,是個非常適合親子踏青的地方,另外每個星期六日和國定假日的上午十點到下午五點都有表演,還有穿著清裝的工作人員表演大砲秀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