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市,號稱府城,文化古都,自明鄭以來400年的開拓歷史,但卻一直沒有一座像樣的美術展館。多年前,省轄市政府曾成立文化中心,但它畢竟只是多功能展館,並非專業的藝術品、畫作收藏單位。2010年臺南縣市合併,直轄臺南市成立後,即宣告設置美術館的未來方向,終於在9年之後,具體成果完整呈現。臺南市美術館1館於2018年10月先試營運,我也已經在去年10月就找機會去探訪。而利用原公十一停車場用地改建的2館,則於今年1月27日正式開幕。我們家就利用這次返鄉過年的機會,在開幕剛滿一週時,找了一個下午的時間來參觀。
說起臺南市美術館2館的所在地,倒是有不少故事。清治時期,這塊地是豪族吳汝祥之宅邸宜秋山館。1895年,日本親王北白川宮能久接收臺灣時,因感染瘧疾病故於此,因此於1920年被改建為臺南神社。國府接收後,1946年改為忠烈祠。1969年,忠烈祠遷移,原址改建成體育館,這就是我小時候對這裡的印象。1991年,體育館被拆除,改建為公園,並附屬地下停車場,這是我出社會工作後,對這裡的印象。直到今年,這裡又變成了美術館。滄海桑田,總是令人不勝唏噓。
臺南市美術館2的建築是由石昭永建築師及日本坂茂建築設計事務所共同打造,而坂茂為2014年普立茲克獎得主。整體建築是依臺南市市花鳳凰花的意象打造,將整個美術館的每層平面分作5個區塊,代表鳳凰花的五片花瓣,而再利用不同層平面的垂直堆疊及空間錯位,以及五邊形的透明屋頂,營造出參觀動線,並使部分展館得以有自然採光,而一、二樓通廊則可呈現如光穿透樹葉般的美麗光影。換句話說,2館建築物本體就是一座大型藝術品,個人猜測,美術館2館應該很快的會成為年輕人的知名打卡景點,因為我們家2個小子在館外拍照拍的很快樂呀~~

第一張相片,先來個烏雲密布照。
不是因為要調成這樣的攝影模式才夠牛逼,而是我們遇上午後陣雨了。

在下大雨之前,趕快來逛逛整座美術館2館的外圈吧!
不然等會兒下起大雨,就沒機會瞧一瞧美術館2館美美的外觀了。
老狗站的這個拍照位置是美術館2館地下停車場出入口附近,在忠義路友愛街口,離林百貨大概100公尺。由於美術館2館建築量體很大,很難在角落把全景拍進去。

在這個角落有間咖啡館在二樓,可以從照片中的樓梯走上去,不受美術館下午5點鐘關門的限制。

沿著忠義路二段順時針繞美術館2館前行,這是忠義路二段的立面,可以從2樓走進美術館2館內。


稍稍轉個角度,看到的美術館2館就長的不太一樣,是這棟建築奧妙之處。

這裡還有座樓梯可以走到地下停車場去。

繼續順時針往前走一小段路,又見到不一樣的外觀。

走到忠義路二段府前路口,這個角落應該算是美術館2館的正門吧,因為館內展覽的大型看版就設在這裡~~

繼續沿府前路順時鐘繞美術館2館前行,現在看到的是府前路立面,怎麼又變的不一樣了,多了2支鈄立柱,屋頂像蝴蝶展翅一樣的造型。

再往前走一點,發現府前路這個立面也有出入口。
究竟美術館2館有幾個出入口呀??

再繼續沿府前路轉永福路,順時鐘繞美術館2館前行,見到這處的許多老樹。
在這塊地還是體育館的年代,這個位置是老人聚集的場所,到公11停車場的年代,竟然發展成老人市集。後來拆除停車場時,才把市集驅離,不然真成了髒亂的根源。


友愛街立面就相當平整,只有停車場出口了。畢竟這裡街廓狹小,不適合很多人進出。

沿著2館外圍繞了一大圈,真的下起大雨來了,趕快進館躲雨.....呃,是參觀啦~~

一樓有A, B, C, D共4個展間,聚集在一樓中央通廊的東側。
現在2館的A, B, C, D, F, G, H展間都是「臺灣禮讚」展覽空間,展出的作品全是國內一時之選的各界藝術名家,南美館請他們提供一項能代表自己的展品參展,因此作品相當精彩。
雖然說館內開放拍照,但不能使用閃光燈。
老狗在這裡幫許多自己有興趣的作品拍照,但因為涉及著作權,
展覽的畫作就讓各位好朋友自行前往欣賞了,因為展期還很久,還有機會的~~~

展間A的主題是「探看人間」,以人的活動為主題。

展館內可以拍照,但不能用閃光燈。所以老婆忙著和作品合照中。

利用展品拍個特殊效果。
這個作品在展間B中。展間B的主題是「萬象靜觀」,都是靜態畫作,或是雕塑為主。

展間C的主題是「自然禮讚」,以自然界的景色為主題。

展間D的主題是「多元共生」,以東西方繪畫技法融合為主題。

一樓的展間參觀完畢,走到中央通廊,可以感受到明亮的氣氛。

而中央通廊有電梯和手扶梯連絡二樓以上空間,以及服務台。

服務台在中央通廊的另一側,面對A, B, C, D展間。

明亮的氣氛來自於透光的五角形天花板。光是由下往上看,就覺得它很炫目。



走上二樓,看到二樓地板上的平面圖。如果迷路了,看看中央通廊的地面,就知道該往那裡去了~~
「臺灣禮讚」展覽在2樓還有F, G,及H展間,分別展出「拓取心象」、「書寫墨意」以及「造化機趣」等主題,其中「拓取心象」為板畫作品、「書寫墨意」為書法作品,而「造化機趣」為水墨畫作品為主。

在I展間則為南薰藝韻專展,展出陳澄波、郭柏川、許武勇、沈哲哉等4位前輩畫家的作品,用精彩二字不足以形容。在這個展間的畫作都是臺南市美術館典藏,想仔細欣賞就走一趟臺南吧!

逛累了,二樓的中央通廊空間有座椅可以休息。

由二樓看一樓,挑高的設計令人感到心曠神怡。


美術館2館在3樓還有展示間,但目前未開放使用,所以就從2樓搭手扶梯下1樓去。
搭手扶梯下1樓,景觀不錯。

一樓中央通廊地板上也有平面圖,萬一找不到路就看這個了。

從一樓有好幾處和外界連通的出口。剛進館時下雨,現在近黃昏了,卻出大太陽。

所以,趕快出來拍個藍天白雲照~~

出去辦個事再繞回美術館2館,這時雖然已經休館了,但室外燈光亮起來,呈現不同的氣氛。
我們又把車子停在下面的停車場,所以再次回到美術館2館外,順便欣賞夜景~~


美術館2館的夜景並不輸給日景,在燈光的映射下,反而更加明亮動人。這是忠義路口友愛街口。

吃完飯後,步行回到忠義路府前路口,整座建築物在夜裡顯得相當美麗。


通往地下停車場的樓梯相當明亮。

二樓展場出入口的位置,燈光十分漂亮~~

最後一張照片,是起點也是終點,同樣是友愛街忠義路口,停車場的人員出入口。。。

這棟全新的展館,裡面有許多臺南在地藝術家的作品館藏。
如果有機會到臺南玩,別忘了把它排進行程裡。
特別是南臺灣天氣熱,安排中午時分來這裡逛逛兼參觀,
既可避暑,又可參觀藝術品,一舉兩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