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聖港燈塔是臺灣本島最西點,根據交通部航港局的說明:"西元1957年興建的國聖港燈塔,位於臺南市七股區國聖港,為一方錐形鋼架結構,塔身顏色為黑白相間。原國聖港燈塔啟用發光後,因受颱風襲擊及海潮侵蝕,沙洲盡失,整個燈塔陷入汪洋大海之中,西元1969年遭受「衛歐拉」颱風摧襲,塔身倒塌,無法使用;同年移至附近頂頭額汕另建新塔,代替舊塔發光。"所以現在看到的國聖燈塔有48歲。
和臺灣其他各地有名的燈塔截然不同的結構,以及位在沙丘中而產生的特殊景觀,還有臺灣最西端的最佳夕陽觀賞景點,成了國聖港燈塔最吸引人的地方,雖然要見到本尊,可能會成了沙人,但還是有不少遊人,冒著成為沙人的風險,到這裡來看蠻荒一片……

雖然我老家在臺南,但卻從來沒到過國聖港燈塔,因此就把帶路的工作交給導航機。沒想到走到路的盡頭後,迎面而來的是一大片沙丘,雖然在照片的左側是看的到燈塔的。

因為特殊的景觀,吸引不少新人來拍婚紗。現場就遇上2對。

時近黃昏,往燈塔走過去,影子拉的好長好長。

遠方的沙丘上一整群的野狗。不知道這些狗是不是被棄養後,在這裡繁衍後代而來?

越往燈塔走,腳下的沙越硬,前人留下的腳印、風的痕跡和夕陽,構成一幅在臺灣很難見到的美景。

回首來時路,影子又變的更長了。老媽不想再往前走,在左上角的水泥塊上等我。

腳印、風的痕跡和夕陽,一片荒涼。其實遠方是看的到海的,不是真正的沙漠。


繼續往燈塔前進,看到好多水泥防波塊。

終於見到國聖港燈塔本尊。方錐形鋼架結構和臺灣其他三極點燈塔的結構截然不同。

走到國聖港燈塔正下方。32.7米的高度,不知是不是因為地面風沙堆積,感覺不出真的有那麼高。

走到燈塔附近的沙丘上,可以見到地平線。這時已接近日落時分。今天天氣相當好,所以應該又可以見到太陽落海了。

回首看國聖港燈塔。

準備看太陽落海,落入臺灣海峽中。



這是一輪明"日"……


國聖港燈塔位於頂頭額汕,這裡原本是有海堤的,只是由於多年來的風吹沙堆積,把海堤都掩蓋了,成了一幅寸草不生的沙漠景象。

夕陽西下,夜幕低垂,暮色蒼茫,唯獨明燈閃耀。

附近的野狗,這幾隻看起來像同胞兄弟。

兄弟感情好,打打鬧鬧。但有東西吃嗎??

有沒有東西吃是牠們的煩惱,我只管拍照就是。因為我也沒有帶食物,有食物的是拍婚紗的工作人員和準新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