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
在日益嚴重地偏鄉人口流失的社會問題上,為喚起社會大眾的重視。“中華三菱” 舉辦「青春還鄉,百萬圓夢金勵青召募計劃」系列關懷活動,藉由活動讓社會大眾認識並鼓勵為這片土地努力付出的勵青。”勵青加油”南部場前去拜訪的是“藝術傳統”類的 許玓維 一位成長於台南市關廟區埤頭社區的勵青!
對關廟的認識一直停留在"關廟麵" "鳳梨"等當地名產。而 鳳梨 讓我直接聯想到的是............

(圖片來源:https://youtu.be/HFlgNoUsr4k)
| 勵青 Go Go ! |

▲乘著三菱Coltplus 由高鐵歸仁站出發約20分就到許玓維老師的工作室。

▲"鳳梨纖維"是從鳳梨葉上取出! 聽完許老師的介紹後...取鳳梨纖維沒想像中的複雜,靠的就是萬能的雙手,但還需要超高的耐心與細心。(文末有我剪輯影片)


▲將摘取下來的鳳梨葉沿著桌邊壓摺,目的是讓葉子柔軟,方便進行下個刮除動作,這時就可以看見一絲一絲的鳳梨纖維 。

▲利用扇貝殼與碗沿著葉脈將鳳梨葉表皮/葉肉刮除乾淨,先用貝殼銳利的邊緣進行大面積的刮除,附著於纖維上的葉肉再用碗進行細部刮除。


▲刮除過程力道要適中,不然纖維有可能被刮斷。最後再取下纖維!

▲從葉子取下的鳳梨纖維,需經過水洗利用手指甲去除殘留的葉肉。如果葉肉沒刮除乾淨,有可能在水洗過程,造成纖維打結或曝曬時發霉,使纖維無法使用。水洗乾淨後,就需要進行曝曬。

▲要花費7天的時間重複進行曝曬水洗過程,讓纖維徹底去除雜質與乾燥後,才能成為可以使用的鳳梨纖維絲。成品的鳳梨纖維絲帶有透亮的光澤感。
| 勵青Profile |

▲許老師將在地廟宇民俗藝陣 “宋江陣” 打面臉譜陣頭特色,結合植物染(取材咖啡 荔枝 等)融入創作,從事在地文化創作有12年之久,並成立一朵花文化創意工作室持續推廣在地文化。

▲關羽臉譜"紅面白眉毛"創作服飾

▲結合社區志工與學校學童所製作文創臉譜商品,進行義賣幫助弱勢學童。


▲許老師家門外"陶製門牌 打面 敲鑼 "。在每戶參與「囝仔宋江」角色的門口,都有許老師陶製角色臉譜門牌。有機會來到埤頭社區別忘了觀察看看。


許玓維老師下一個目標是要用在地鳳梨纖維,進一步發展織布工藝。經過這場“中華三菱 勵青加油”的在地體驗,發現要將鳳梨纖維絲製成成品,需要花費相當大的人力與時間, 許玓維老師對在地文化的推廣與創意設計的堅持,值得為她加油打氣。
勵青們靠著這片家鄉土地孕育的能量,不斷的努力與嘗試,去實現構織出的夢想。下次當你外出旅遊,別忘了打開中華三菱”勵青地圖”,探訪在地勵青。
聽他們講述在地的故事,探索他們的夢想,相信會對這片土地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小惡魔挺勵青踩點活動》心得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