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旅遊 ∥ 北門出張所、北門嶼教堂、烏腳病醫療紀念館

2016年盛夏晨間,我悠閒漫步在北門婚紗美地文創園區,幸福欣賞了水晶教堂的日出晨曦。



 


如願以償見到水晶教堂日出,離開水晶教堂才清晨6:10,我開著車在寂靜的北門街道閒晃。


車子緩慢徐行,忽然瞥見淡雅和風的日式建築,立刻停車,帶著Canon EOS M3衝過去。



 


北門出張所的前方是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如茵草皮上有許多浪漫裝置藝術作品。



 


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為了課徵鹽稅及鹽產銷,於布袋、北門、臺南、安平設置了出張所。



 


北門出張所,興建於大正12年(西元1923年),糅合了英式與日式建築風格的木造平房。



 


整棟建築以榫接方式接合,沒有用到任何一根釘鉚,至今仍完整保存辦公廳舍的原始面貌。



 


晨光如SPA般輕輕灑落林間,獨自漫步在幽靜無人的北門出張所,使我的身心靈徹底解放。



 




 


 離開北門出張所,不想立刻上車,在附近信步而行,不經意的見到了這座典雅古意的教堂。



 


基督教長老教會來到臺灣西南沿海宣教,於民國49年利用河渠淤淺填土建造了北門嶼教堂。



 


民國40至60年代,西南沿海地區出現烏腳病。民國49年,美國宣教士興建北門嶼免費診所。



 


當時,西南沿海地區因為飲水問題,許多民眾感染烏腳病,腳上會出現烏斑並向大腿蔓延。



 


為了紀念嘉南沿海居民曾經承受的苦難,並感念基督教芥菜種會與王金河醫師的義行善舉,


2007年,金河診所整建為臺灣烏腳病醫療紀念館,亦是臺灣第一座以醫療為主題的文化館。



 


 


詳細圖文,請參閱→→ 台南旅遊 ∥ 北門出張所、北門嶼教堂、烏腳病醫療紀念館 


 


 

2016-10-23 22:07 發佈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