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叡珊 / 攝影:Kenzo
[ 民宿資訊 ]
弄堂Nongtang 39
地址:台南市東區立德四路39號(文末附Google地圖)
營業時間:週一至週日 09:00 ~ 21:00
電話:(06) 215 - 4555
店家粉絲團
房型:八格背包客房(定價$1000,平日$ 600、假日$ 700)
、兩間雙人房(定價$3000、$2800,平日六折、假日七折)
(多人一起訂房或是續住另有其他優惠方案)
一踏入台南這個城市,抬起頭,無雲的天空陽光盡情地閃耀,
在台南火車站附近租了車,喝了碗期待已久的文章牛肉湯,
便一路駛向巷弄中重生的清新老屋。
(本篇與弄堂Nongtang合作,全文為真實心得)



由於是老舊社區的巷弄小路,剛來的時候可能會有些小迷路,
弄堂位於立德四路,但是不能從立德十路直接相通,
我們來回幾次發現最順暢好記的路線:
從大同路二段經由立德八路,任選一個小巷右轉就會找到再找到立德四路。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弄堂處於絕佳的地理位置,
自成一個生活圈,一出弄堂走路到大同路二段,
屈臣氏、永和豆漿、拉麵、便當、炸物、郵局、加油站、麥當勞、便利商店、診所
、電信、家具行、電器行、飲料店等等,吃喝玩樂你想得到的商店類型幾乎都有。


背包客棧女主人四姐聽到我們機車的聲音,立刻打開門呼喊:「珊珊你們來了~~」,
讓我們從大門一進來就能感受到濃厚的人情味。



「這邊算是一個比較舊的社區,很早就有這個街了。」四姐說著,
當時這裡屬於政府規劃算是還不錯的住宅區,屋子其實已經五十幾歲了,
房子的主人是四姐的公公、婆婆,四姐接手後將之翻新,
外表看起來像是全新的住宅,但所看到的設計和擺設,
仍保留了不少房子主人曾經在此生活的痕跡。

雖然來之前已在弄堂的Facebook粉絲專頁看過幾張屋子的照片,
但是當我們一踏進屋子裡,還是忍不出對於弄堂裡精緻的設計不停驚呼和讚嘆,
這是我第一次看到背包客棧有如此風貌,讓我對老宅又多了不同的想像。



吧檯的上方吊掛著墨綠色的鐵網,燈泡閃著微黃的燈光,
一根根樹枝在黃光照耀之下自鐵網中微微探出身軀。


吧檯後方的拱門中,四姐貼心提供冰箱和杯具,
讓旅人們能夠自行挑選欲搭配的茶包,嘗一口悠閒。


大廳的另一側是舊式木頭櫥櫃,裏頭藏著優美的深藍色調壁紙,
存放著了過去房子主人使用過的器具,有關老房子的記憶勾勒出優雅曲線的花朵,
一朵接著一朵隨著老屋的回憶綻放。






我們不停在大廳內的各個角落發現古物的蹤跡,另外也有四姐個人的收藏,
一旁的黑膠唱片機停止了歌唱,卻刻著過往的回憶流年。


一樓屬於公共空間,大致上可分為三個桌區,
有吧檯、靠窗、以及這兩者之間的大桌。

說著說著,四姐到吧檯附近拿了一本厚厚的相簿,
泛黃的相簿守護著一張張的老舊相片,將有關房子主人的過往永存在畫面中。
四姐也不停為我們添加新鮮的檸檬水,
和外頭單純將檸檬片放入水中不一樣,滿滿一壺全是四姐自己親手壓榨的。


這棟房子的主人,是四姐的公公、婆婆,
當初四姐抱持著傳承祖物的精神,翻新這棟老房子,
而有關公公、婆婆的故事,四姐講起時仍歷歷在目。
「我婆婆她是因為她爸爸媽媽原本是天津的官員,外派過來台灣,因為要外派來台灣,是不是要舉家要過來台灣?
但是那時候因為政府跟國民黨之間的關係,他們就淪陷回不去了,因為這樣子而留在台灣。
而我公公則是比較特別,他是讀大學時,就拎著兩個皮箱從香港來到台灣打拼。」四姐敘述著。
因緣際會之下,四姐的公公和婆婆在台灣認識了彼此,最後選擇在台南落地深耕,
弄堂,就是他們的第一個家。


四姐接著說:「其實這種故事在我們台灣非常多,這種從外地來到台灣奮鬥的精神。
那因為我是媳婦嘛,常常跟他們相處就比較容易聽到這些故事,
那我的感覺是說,因為大環境的改變,
現在的年輕人比較沒辦法聽到這些比較有溫度的東西,所以我覺得這些故事應該是可以很激勵人的。」
四姐笑著說自己是性情中人,講話可能會比較感性一點,
公公和婆婆的故事就是她當初想來規劃弄堂的初衷,
因為四姐自己也是從澎湖來到台南打拼,因此希望能將打拼奮鬥的精神傳承下去,
也盼望異鄉遊子若來到弄堂,能擁有回到家的溫暖。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四姐說:「我們大嬸有自己的故事,你們年輕人的故事也很精彩,
可以說是給我們一種新的力量,所以這地方真的是希望可以給大家交流、一個聊天的地方。」
環顧四周,大廳裡的每一個老房子的回憶都是新生的夢想,
既保留著屋子主人的過往,也讓新的生命、新來訪旅人為弄堂不斷注入活水,
四姐期盼在一次又一次的交流中,綻放出的新思維能夠讓每一個人都學習包容和接納。

這時看到木頭櫥櫃一旁的兩件復古皮箱,不同於現代繽紛亮麗的行李箱,
看起來有好一大把年紀了,靜靜地在大廳的一隅散發迷人氣質。


皮箱的上方是四姐的公公使用過的眼鏡和結婚時拍攝的照片,
四姐說:「妳看他們那年代拍這麼多照片,還收藏那麼好,我們都說是有洋味的,
已經是泛黃的照片了,很特別,我是保留了幾本,想說有機會的話可以坐下來,然後我們就是聽著音樂、喝個茶。」

之後四姐拿出自己純手工製作的皮革鑰匙交給我們,
她說:「這是我們的鑰匙,這我自己做的,但是後來我們好像要再改一下,上面寫的是房型。」

穿著四姐準備好的室內拖鞋,我們輕輕踏過老房階梯的斑駁,
前往專屬背包客的三樓。

途中瞥見二樓雙人房弄墨堂的陽台一隅,
和煦陽光灑落在坐墊上,可以品一杯茶,沐浴在老屋的溫暖。


頭頂上方的天窗露出陽光,整體空間明亮有朝氣,
燈泡懸掛在樹枝上,透露出一點古意。


蘊藏著生活格調與藝術氣息的背包客房,
一共有八個位子,分為兩邊的上下舖,
旅人擁有專屬的木質拉門、行李櫃、鎖,恍若置身在過去的一點懷舊裡,
另外也有專屬的空調,不必擔心半夜會因為懊熱難耐抑或空氣不流通而醒來。





四姐說:「因為背包客的話,我們也是要給他們頂級的感受,有一個自己的空間。」
旅行時,難免會想要紀錄下每一刻美好回憶,
洗去一身疲累後,倚靠著木質小桌,紀錄思量一段過往。
另外,因為弄堂的主人是基督徒,備有一本聖經,若同為信徒可以沉澱心靈。



浴廁位於八格背包客房的門外,
浴室和廁所各有兩間,對於八位背包客房而言不至於需要等待太久的時間。

廁所。



淋浴間復古的水龍頭,水溫穩定不會忽冷忽熱,
獨特的外型從舊時光裡緩緩走入現代,
弄堂也貼心提供盥洗用具。

晚間時,來自各地的旅人在一樓大廳說說笑笑,
談著自己今日的旅程,也聊著過往的生活經驗。



夜晚時,盞盞黃燈照著每一間客房,
也點亮旅人的心燈。


像是在歐洲街景一般,八格床位如同左鄰右舍,
昏黃的燈光撐起一夜安穩,恬一回台南夢鄉,
待明日晨光升起,互道一聲早安。

「其實台南就很像日本大阪,慢慢的步調,沒有說很快,但是也沒有很慢,就是漫遊啦!」四姐說著,
傳承了自己公婆的第一棟房子,弄堂就像四姐的寶貝一樣,
也希望來到到弄堂的每一位旅人也能像是回到家一般,近距離接觸從前時代的奮鬥靈魂,
弄堂不會是旅人的終點站,而是中繼站,讓身心靈的疲累在這兒得以充分釋放。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加入珊腳行粉絲團
你們的支持是 33 繼續寫文章的最大動力
想說什麼也歡迎留言給我喔
(function(d, s, id) { var js, fjs = d.getElementsByTagName(s)[0]; if (d.getElementById(id)) return; js = d.createElement(s); js.id = id; js.src = "//connect.facebook.net/zh_TW/sdk.js#xfbml=1&version=v2.6"; fjs[removed].insertBefore(js, fjs);
}(document, 'script', 'facebook-jssdk'));
本文同步發表於:【台南住宿】弄堂Nongtang.日系懷舊木宅背包客棧,尋訪老街屋的奮鬥靈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