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價目表
這幾年講究健康飲食,標榜健康清淡的日式關東煮也在台南流行起來,我小時候的印象是那種騎著三輪車或kawasaki機車的攤子,烘烤時的煙氣衝天,香味四溢,騎過去時沒停下來買組大腸包香腸或烤甜不辣很難過,這種台式黑輪攤的湯頭主要以菜頭、大骨下去控,日式的則花樣特多。有一陣子林森路、長榮路成大附近的路口,晚上就會出現一攤攤的關東煮發財車,一個街口4個角就4家,最近好像比較少看到了。

這間位在公園國小對面,開業將2年的關東煮,負責人是60多歲的鄭秀鑾,有多年餐飲經驗,從小便在媽媽賴月治旁學烹飪,老客人都叫她吳媽媽,賣關東煮的資歷超過30年,從青年路、成大到公園路,如今第二代也成家立業有小孩了,不過另外在外面有吃頭路,沒在店裡幫忙就是了,為了在眾多小吃店中脫穎而出,她走訪日本多次,專嚐關東煮口味,發現連蘋果、香蕉等都可拿來當關東煮的食材,而從日本取經來的高湯頭,清新又甘甜,她還自製高麗菜捲、苦瓜封及炸蝦等,也仿效日本關東煮將蘋果拿來熬煮,軟爛多汁十分特別,另外還曾試過梨子但口感不好。

做出口碑後,每逢下班時間,許多婆婆媽媽太太小姐都會來這裡買晚餐,櫃檯會擠的都是人,老闆娘會很親切的招呼客人,雖然知道在這種地方聽到老闆娘喊帥哥、帥哥的意思就跟早上去早餐店買早餐聽到的,只是某種發語詞,但聽起來kimochi仍然很爽。

鍋內的煮料很多,一堆人就拿著夾子,一堆人七手八腳的夾。挑好了就放到碗裡,在檯前放成一排等老闆娘處理後上桌。

它本身騎樓座位不多,不過也可坐到隔壁的飲料店去,倒也不一定要叫它家的飲料就是了,而且吃完了飲料店店員還會幫忙收,很有人情味的厝邊頭尾。

炸黑輪及米腸,後來新開發的炸物,它桌上的醬料有好多種,台南飲食業興盛,在地發展出來的蘸醬也很多,東成、新高、珍珍、成功都是,風味更有巧妙,這家用的是新化成功醬園出品的醬油膏。

花椰菜、杏鮑菇,簡單汆燙過,清爽美味,其實我看有很多女性朋友都只點菜料就當晚餐了,像我點這麼澎拜一桌的很少…

豬血、香菇、菜捲、豆腐、菜頭,不論是台式或日式關東煮,菜頭在湯頭中都扮演極重要的角色。高湯吸收了菜頭釋放的甜味,而菜頭也吸收了高湯的鮮味,相得益彰,所以吃關東煮時,先挾塊菜頭,吃下去如果ok,那這鍋關東煮就不會差到哪裡。它的煮料吸收了湯的香鮮,嚐起來淡淡的有甜味。簡單而樸素,豬血就老了一些,咬下去會黏齒。

鍋燒意麵,店家以關東煮的湯頭來煮麵,煮出來湯清而甘,還會打顆蛋,而且關東煮湯可無限續喔,舀碗琥珀色澤的湯,香氣裡混雜著各種配料的味道還有菜頭的甜,旁邊也有細蔥可自己加,如果是冬天來喝很讚。
它生意會好我想不是偶然,這家子都是自家人,所以邊吃飯時還可聽到他們在話家常,很溫暖的感覺,因為它生意太好,所以有些東西會較晚出,阿媽端菜出來時還會認真的解釋,態度親切、和善,說話不慍不火,那種發自內心的心意不是只口頭上形式的說,請慢用,有些應對進退可以靠良好的SOP訓練出來,但有些就需要人生的歷練。我後來剩下幾塊沒吃完,阿媽過來收桌子時還一直說要幫我打包回去,再包一包熱湯,然後晚上可以吃,台南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