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門路116巷內的沙淘宮,在圓典百貨及中正路、西門路口,麥當勞那排房子尚未興建的年代,跟不遠處總趕宮前的廟埕一樣,有許多攤販在此營生,聚集在這裡的有小豪洲、某無名海產攤,小豪洲拆掉平房後,將兩棟建築重新蓋成4層樓高的雙子星,海產攤後來則搬到民生路與西門路口附近,廟埕前白天則是一攤賣菜粽的,外觀很簡單,就簡單的藍白棚子,一個料理台,再擺上桌椅。

老闆鄭世南已經是第三代了,早年台灣剛光復時,百廢待舉,就業也不容易,第一代便在廟前賣起菜粽,一直到現在已經過了半個多世紀。老鄭這攤子還頗有人情味,旁邊還燒了壺決明子茶,若路過行人口渴也可倒個一杯,很有古早時代,替路人奉茶的精神,攤位上老鄭正在整理粽葉,台南肉粽店,用的都是麻竹葉,葉香可襯出粽裡的蛋仁、香菇及滷肉,鹹粽則用乾竹葉以保乾燥,菜粽則用煮過的月桃葉。樹下不夠坐時,還可走到沙淘宮前,三川門前也有位子,與神明共食的感覺想必不錯。

沙淘宮建於明鄭時期,台灣府志記載,沙淘宮前因鄰濱海之地,浪湧淘沙,故以名之,主祀太子爺,老台南人稱頂太子廟,用以跟俗稱下太子的昆沙宮區別。
早餐,菜粽、味噌湯。

菜粽其實很簡單,甚至可說平凡無奇,就煮過的米再包大顆的土豆仁,老鄭的跟別家菜粽不一樣的地方是他不再加花生粉,理由是怕搶了味,如果討厭香菜的,也可吩咐不加,吃來更清淡,另外它也不加很多的醬油膏,淋的是自調的醬油,這一切都是為了讓客人嚐到最單純的米香。
味噌湯本來賣5元,去年才漲了5元,仍然很便宜,而且吃粽配味噌湯是天經地義的事。用小魚乾、味噌煮出的湯頭,吸飽了湯汁後的油條,幾塊板豆腐。

台南幾家賣菜粽出名的,像圓環頂、老店、成功路尾,更難買到的明和菜粽,還有這家老鄭,嚴格說起來老鄭這種清淡口味的,很難吸引目光,但騎在車水馬龍的西門路上,拐個彎進去廟前,那氣氛就變了,少了人車的喧囂,穿拖鞋的街坊鄰居從巷裡走過來,坐在攤子上邊吃粽邊跟老鄭聊天,那種安靜悠閒的氛圍,眼前是不知年月的老榕,坐在其上的是明鄭年間創建的廟埕,盤裡的菜粽傳承了半個世紀,這種在台灣其他城市找不到的美食與歷史交融的氣息,那種時空錯別的感覺,在府城卻是垂手可得的生活醍醐味。

今日的西門路與中正路口,麥當勞騎樓前,這間麥當勞是台南最早的麥當勞。
價目表:菜粽$30,味噌湯$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