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南門路上忠義國小看過去的外觀

近幾年來,隨著觀光客的增多,孔廟對面的窄門也變成超熱門景點,最有特色的莫過於超狹小的門口縫,很窄,稍壯一點的都要側身進去,不然就會像這樣卡住,Oops!

臨南門路的這六片雙層木質高窗,也是窄門咖啡的招牌特色

走進去之後卻別有洞天,沿著窄小巷子前進,會看到一個指示牌

再右轉進入門內,地上還有個車輪


沿著爬滿常春藤的樓梯拾級而上後,就是門口了


右邊通往廁所的小徑都被植栽蓋滿了,很像個叢林


櫃檯,服務生都忙進忙出的,所以有時沒人在,要用餐的可自行入內找座位再填單,它現在也算熱門景點,所以會有些「阿飄客人」,就是無聲無息的從樓梯飄上來再飄進室內,最後又飄走的,所以現在也開放室內參觀了

這是棟日據時期的房子,保存的很好,前身老闆是位喜愛爵士樂的畫家,雖然剩不多,但還保留了一些爵士樂的樂手畫作、唱片之類的,後來被現任女老闆Jessica接手,她算是近幾年台南老屋再造風潮的先驅,忠實的保留了老屋的風格,僅做簡單的裝修
櫃檯附近有個印章區,之前有319微笑鄉鎮,最近則是老屋欣力獎,都可蓋章


案上的留言本,後來有個小朋友拿起來翻後也拿筆畫了起來


進門的第一個房間,室內全景,這裡有分兩個室內座位區

走進室內,若是下午時分,心情立刻會感受到異國情調,這裡有點面西,太陽剛好會有點直射進來,刷黃的石灰牆,桌上鋪的印花帆布,走在地板上會發出輕微的嗄嗄聲,吊扇在天花板呼呼的吹著,午後的府城陽光特別火辣,透過了窗欞照射在印花帆布桌巾或木質地板上,沒照射到的地方,光線形成的高度反差反而造成了另類的美感。


另一個房間的室內座位,以前室內未禁煙時這房間是禁煙區,有冷氣,也有大桌

室內角落,4月天,平常日下午時分,店內也幾近客滿,有人高談闊論也有人伏著案寫自己的東西


其他室內座位區,店內有許多小角落都佈置的別有味道



最著名的靠窗座位,兩個房間,共4桌,要佔到還需有點運氣


其中入門房間的這個位置是所謂的王座,後面還以透明框保留了西式街屋的內壁,日治時期所建造的台灣街屋,除街屋之間採兩戶共用的磚造共同壁外,室內牆壁受到西方木構造的影響而採板條灰泥壁構造,從這框裡可一覽無遺。

窗外往右方看去就是綠意盎然的孔廟,從南門路景觀再造及忠義國小的圍牆拆掉後,可以一覽國小的操場及鳳凰木內的孔廟。
一夥人坐定後,點了些飲料、咖啡,還有蘋果派,它的招牌是愛爾蘭咖啡

加入了威士忌的愛爾蘭咖啡,嚐起來有威士忌的醇厚及咖啡的香氣。有些店家的愛爾蘭咖啡還會加五彩巧克力米,窄門的則是單純、乾淨的愛爾蘭咖啡,畢竟在已經這麼美好的咖啡館裡,太多的色彩已是多餘
其實它最特別的是有賣酥油茶,但這東西在大陸喝一次就怕了,有清腸整胃的功效,大概不介意的話,把沙拉油、鹽加到茶裡也差堪可擬,台灣應該沒冷到要把油灌到肚子裡,當然藏族是會先倒在董莫裡再用甲羅把油脂打散在茶裡的。2010年開始,又跟上了brunch風潮,賣起了早餐,還有3種選擇。
午後偷個空坐在靠窗的座位,點杯咖啡,看看書,看看窗外。別有一種悠閒

若是六月鳳凰花開的時節來,孔廟牆的山紅與鳳凰的鮮紅,配上參天的古樹,號稱府城最美麗的角落,台南另一條東豐路其實自然環境也極佳,是另一個美麗的城市角落,只是餐廳雖多,但大多位在一樓,很少二樓或以上的大玻璃用餐區,可邊吃飯邊欣賞外面的人、樹、花。不過這居民才看的到的美景,也許就是在地人的福利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