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店外觀,很明顯的,客人最多

櫃檯,忙翻了

阿龍意麵開業已經60年,但早期並不在台南,創始人林玉悌、林吳金玉夫婦,以前住在鹽水時,向一位當地製做意麵的福州師傅蔡市師,學到製作意麵的方法,後來開了間福州飲食店,在鹽水、善化等地小有名聲。麵條形狀也很特別,比細扁的汕頭意麵粗些,但又沒鹽水意麵那麼彎曲。
大概二十餘年前搬到台南來,也很快打出名號,因開店時間到很晚,唸大學時晚上肚子餓,想吃麵時就往這裡跑,現在第二代的林漢龍,從小就跟著父親學做意麵,而年輕人的好處就是敢於嚐試新想法,除了招牌原味外,還研發出將各種蔬菜入麵,又順應時節,有冬天才賣的綠色菠菜麵、夏天才賣的紅色紅蘿蔔麵,另外有四時供應的褐色牛蒡麵,加上原味的乳白色,一家麵店的麵條就有4種顏色。

每到用餐時間,不算大的店面總是被客人圍滿,店內工作人員也要有4、5位才能應付

光煮麵取麵的工作,就要有2個人共同完成,檯前的分麵,第二代老闆則負責煮麵


檯子上的各種滷味,阿龍的滷味特色在於自調的辣椒醬,可要求單獨附別淋上去

基本上每桌客人除了點麵外,還會加點滷菜,另外燙豆芽菜也蠻好吃的

滷味,$105元,滷汁味道普通,但那自調辣椒醬,對有吃辣的人來說,超大加分

燙豆芽菜,另外加點的,清燙後淋上蒜末及肉燥汁,我習慣加進麵裡一起吃

麻醬乾麵(小),原味招牌,麵條加上香濃的麻醬,拌勻後很好吃

牛蒡湯麵,麵條特色是泡湯不會軟爛,Q勁仍維持的很好,牛蒡的香氣透在麵裡,一般汕頭意麵若吃湯麵,會整個過軟而無味。

菠菜乾麵(大),另外還有碗菠菜湯麵,阿龍的湯頭是用瘦肉湯的肉汁,所以湯麵裡還可撈到不算少的瘦肉條,麵條與湯頭是阿龍的兩大特色。

魚丸及餛飩湯

整體來說,價位普通,多樣化的麵條很有特色,是跟其他台南麵店有差異化的地方,賣的時間又晚,是宵夜場的好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