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是在地台南人,這一家我吃過,真是一絕,大力推薦附上地圖囉!還有成功路的阿源炒鱔魚也很好吃,尤其是他的鱔魚湯,超好喝,又補血,非常適合女性朋友多喝,我新竹同事下來台南出差必定去光顧,台南炒鱔魚小弟我最推薦的兩家,值得去嘗試看看,保證不會後悔喔!
嘉義縣梅山鄉的鱔魚炒麵,根據嘉義縣政府觀光旅遊局出版『嘉義小吃 嚴選 三十年老店』的內容記載,這家『阿印伯鱔魚炒麵』已經有45年的歷史! 45年的歷史,可不是開玩笑的。台南市是幾十萬人的都會區,梅山這個小地方,常住人口頂多一兩萬人,沒有點本事怎麼能在這種鄉下飄香個45年?不像一般的鱔魚炒麵先炒鱔魚及配料,再將油麵加入炒到熟的作法,這種炒麵的方式會讓鱔魚炒過熟,鱔魚的肉塊會縮小且變硬。阿印伯要炒一份(可能是只有一盤,也可能是很多盤...)鱔魚炒麵的時候,會先用大火將油麵炒熟,將炒熟油麵鋪放於上菜的盤子上。接著俐落的以清水刷洗炒鍋,然後是倒油、預熱、爆香,再將準備好的『現切』鱔魚塊、洋蔥、蔥條、辣椒...等材料倒入滾熱的炒鍋中,隨著必出現的一陣大火從鍋中升起,也帶來飄散整個街道的香氣....翻炒數秒後,再將太白粉、醬油、醋、糖...以最關鍵的『鱔魚骨高湯』拌勻進行芶芡,直到鍋中沸騰。接下來隨著阿印伯豪邁的將鱔魚、配料、與勾芡的醬汁滿滿的覆蓋在先前完成還在冒煙的炒麵上,阿印嫂熟練的平分每一盤的鱔魚肉塊份量,這盤飄香45年的鱔魚炒麵就此完成。相較其他地方乾炒鱔魚麵的作法,『阿印伯鱔魚炒麵』味道比較偏向酸、甜,且淋上厚厚的芶芡醬汁。我認為以『鱔魚骨高湯』為基底的芶芡醬汁,是讓『阿印伯鱔魚炒麵』得以活躍近半世紀的關鍵,以清水絕對調不出這種味道。且由於鱔魚停留炒鍋的時間較短,加上勾芡的包裹保護,鱔魚肉塊並未縮小,入口時依然保持彈性、脆感與鮮甜!讓我每次回梅山老家,總要去嗑它一盤才心滿意足。『阿印伯鱔魚炒麵』只有在下午三點半以後營業,地址就在梅山第一市場(北興街)京城銀行斜對面。
這家鱔魚意麵 光看外表環境可能真的沒人敢進去!尤其是 頭頂上的那支電風扇...老闆也很有特色~嗓門超大!每次年輕客人吃完,他就會拿著他的魚刀 問顧客 :怎麼?好吃嗎? 天呀! 他拿著刀子有人敢說不好吃嗎?不過~~~真的很好吃!!!~~
BYHUNG wrote:嘉義縣梅山鄉的鱔魚炒...(恕刪) 梅山的我沒吃過啦,有機會去再試看看不過就你說的"鱔魚肉塊並未縮小,入口時依然保持彈性、脆感與鮮甜"台南很多店都可以達到這個水準,畢竟鱔魚意麵是台南的特產啦.....星期5又去吃了一次,付前離開時聽到老闆再和一個年輕人聊天:都是你們這些笑年A太閒一直用電腦,害我過年炒到手痠....
其實炒鱔魚台南店家很多!這家最近網路介紹我才吃過一次。我應該不會再去。兩種版本都吃過我感覺吃完很口渴。他的意麵與炒料是分開處理。我個人比較喜歡一起炒。鱔魚品質不錯但是環境還要加強。以前府前路有一家阿華 旁邊是小鋼珠,我覺得不錯!份量比較多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