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烊 wrote:早期台南人喝牛肉湯是不會叫肉燥飯有了重口位肉躁飯怎吃的出新鮮牛肉的鮮甜懷念早期的台南小吃 所以我肉燥飯都最後吃先吃肉,喝點湯,把肉吃完後,再喝湯,然後留一點湯最後把肉燥飯吃完後,把剩下的那一點湯,喝完,算是沖掉嘴裡肉燥飯的油膩感。
迷你小棕熊 wrote:其實台南牛肉湯喝起來都一樣。。。根本沒甚麼差別。。。新鮮的牛肉。。。熬煮的牛骨。。。嫩薑。。。這三樣東西~煮起來會有多大的差別?...(恕刪) 這是我看過最好笑的結論真羨慕嘗不出味道的人~~
專回你的文 wrote:這是我看過最好笑的結論真羨慕嘗不出味道的人~~ 大概是習慣吃某大馬路旁的某記吧牛肉湯的湯頭派系都有不同分類了有蔬果湯頭,中藥湯頭,還有牛骨湯頭光這些喝起來就完全是不同風味了蔬果湯頭也只是總稱,光是搭配的方式不同,或是多了A水果,少了B蔬菜還有熬的時間不同,肉的部位不同,燙的時間長短以及很多人會忽略的湯的溫度(好比人說咖啡最好喝是在85度C)吃起來每間根本是各自表述,各有各的好能說吃起來都差不多的某記最適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