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在地小吃文化 雖沒堂皇富麗門面 確有在地深厚人情味也許~在目前時下對飲食標準各有不同見解~多少都會有聲音這家 早期在水仙宮巷口潤餅旁 三個伙伴打天下時~就是這種風格 也許對老一輩來說是平常 對少年郎屁口就難說了以前米街月球飯店對面那家炒鱔魚滴 店內都掛著郭泰源海報的現在不知道搬到那了~很環念說 !
我覺得大家互相,老闆的脾氣有時候也是因為聽不太懂對方說什麼引起的,像我太太鹿港台語腔調跟臺南腔調就不太一樣,最後就我出面去點餐就好了,還沒有碰過被罵的情形就是了!老闆沒辦法乾炒或煮湯也會跟你說要晚一點!有辦法就等,沒辦法就不要吃,我覺得就是這樣,你是觀光客,你要趕下一個行程,去其他夜市吃太飽,或者要先點一碗來試試味道,我覺得都可以,不過老闆也有拒絕你在點的理由(因為有其他人在等),他不想讓其他人等太久,或許他以前有這樣被其他客人唸過,一般小吃店面如果有加點的話,似乎都會先作加點的而怠慢到其他等的客人。我覺得是頗有人情味的一家店,過度服務的餐廳反而感覺有些虛偽,雖然立意良好,有時反而像禿鷹一樣,一直在注意你用餐情形,但有時候覺得是不是服務過頭了,差沒有直接把食物送到你的嘴邊而已、、、。
有時候跑一些全台各地知名的小吃、餐廳,我都會選擇離峰時間去用餐。說真的在離峰時間如早上11點、下午1點與5點,只要避開用餐顛峰,服務正常的店家都比較有餘裕幫你服務,畢竟去用餐不是找氣受,也不是知名的店家生意興隆之後服務都會變差,試著觀察店家狀況,讓自己有個好的用餐氣氛吧!
poloyang wrote:台南在地小吃文化 雖...以前米街月球飯店對面那家炒鱔魚滴 店內都掛著郭泰源海報的現在不知道搬到那了~很環念說 !(恕刪) 如果你問的是"阿源鱔魚麵"? 應該是搬到成功路上,台南市農會對面了.BTW日期到民族路上的欣欣餐廳用餐,席間點了鱔魚意麵,真是相當滿意, 不只鱔魚炒的Q彈爽口,醬汁也是相當美味(沒有過分的甜味).給各位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