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台南三天二夜遊之心得

你的個人觀點看法和在地人幾乎是一樣的,所謂的知名地點和美食都是廣告宣傳出來的,在地人往往會選擇巷弄美食,也就是隱藏版的,吃的高興也不用去跟著排隊生悶氣,價錢又便宜.
的確,非常同意版上各位大大的留言!

◎有名的不一定好吃◎

下次出遊前,一定先徵詢在地郎的意見先,挑它10個8個私房餐廳或小吃店,再殺個痛快...


想想而已 wrote:
的確,非常同意版上各...(恕刪)


有本書叫慢食府城
可以去書局看看當作參考
carmaster wrote:
有本書叫慢食府城可以...(恕刪)


冰一定要吃圓仔惠啊,

牛肉湯就仁德最強大的阿裕涮牛肉.....

鱔魚意麵就阿江鱔魚意麵

豆花就安平的阿茂黑豆花,本店的對面水煎包也很好吃啊

想想而已 wrote:
一個北部人的觀點.....(恕刪)


一個老台南人給你誠心的建議
最好看看有沒有台南朋友
請他給你建議
心中不要有任何預設建議
因為你不是在地人
你對台南的美食及旅遊
應該都是來自電視及網路
我只能告訴你
那很多都是花錢打的廣告
我相信你在你自己的城市
應該也有看到美食節目介紹到普普的店家
但是主持人卻說的跟神一樣
那都是節目效果...
台灣媒體喔...唉.....

萊茵哈爾特 wrote:
一個老台南人給你誠心...(恕刪)


花錢打廣告的業者幾乎歷史都不悠久,
歷史悠久的店家近年評價不好往往是創始者已經把生意傳給第二三代。

台南小吃出名在民國四十到六十年之間幾乎都是外來客傳出來的口碑,
台南人也極少吹噓自己家鄉小吃多麼好,老一輩人還很討厭自己常去的老店幾乎被外來客佔據。

有的小吃當年出名是因為第一代在掌灶,許多東西是他自己研發而來,
可是手藝傳給二三代之後就開始變質,像有些肉圓的沾醬早年都要一大早開始熬煮,
盯著爐火不得輕慢,口味獨特自不在話下。
第二三代就比較隨便,東西丟爐子裡加熱,甚至會用一些化學替代品,
所以才有老一輩的台南人開始抱怨,老店一代不如一代。
以虱目魚料理為例,我的國小同學他們家在祖父那一輩每天會煮兩鍋魚骨高湯,
一鍋比較清澈是預備給明天做生意用的,一鍋比較濃郁是今天要賣的,
清澈的那一鍋到明天會再添加魚骨把湯煮到更濃,同時也再煮一鍋給後天用。

如此一來製作過程非常繁雜,工作量也大。但由於台南是虱目魚產地,取得價格與品質較能控制,
為了應付嘴叼的台南人也不得不這麼做,可是到了第一代再傳下去,
年輕一輩就不願意這麼講究(早年生活困苦,老一輩能夠扛得住),
於是每天要用的,當天早上現煮一鍋,高湯的濃郁程度就遠不及老一輩所製作出來的那樣。

這是我同學跟我說接手老店的哥哥就是這麼幹的...........,不過他沒接手,所以才願意告訴我,
也因為我祖父高齡將近九十,我父親也七十上下,我工作完回家通常會帶一些他們愛吃的東西,
他們都抱怨味道越來越差,這也是手藝越傳越久,結果越傳越差的背景因素。

老店在早年會很出名幾乎都是口碑造成的商業信譽,而且名聞全台,
千萬不要把台南小吃不好當作全面的否定,我相信也可能會有更優秀的下一代或新店家能創出更好的口味!
EizoT766 wrote:
花錢打廣告的業者幾乎...(恕刪)


大大說的的確是一些老店凋零的原因之一
還有一些是第2代太好命敗掉的(不說是誰了.店根本就連招牌都賣給別人做了.
觀光客還吃的很高興.假日都塞車)
但是我看到的是美食節目.旅遊書都說的天花亂墜
然後一堆外來客.拿著書在景點逛來逛去.看者書在附近找美食...
結果回去上網分享遊記說其實什麼東西也沒那麼好吃...
每次有外地的友人來台南找我玩,帶吃的地方時我都會問:你要吃名氣的,還是好吃的!
包小城 http://www.flickr.com/photos/37018631@N04/sets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