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sslunacy wrote:大使牛排倒不只十年了...(恕刪) 當年唸書時...勝利路算是第二個家...因為假日都在'兄弟'出入...比較懷念的是..1.'兄弟'袁媽煮的菜...10多年沒見了...不知她是否還安好...2.成大對面的小麻雀...3.安平的自強早點..4.大菜市半夜才賣的土司夾蛋...
老台南好多小吃都不見了,去年在中部工作,偶然遇到某光電廠科長知道他是台南人,聊起好多小時候的記憶,彼此的距離拉近很多,我問他回台南時幹什麼?他說除了看家人,都盡量把時間花在吃小吃,逛夜市彌補回憶中的缺憾。後來他還很熱心告訴我回台南的時間,我帶他去好幾個老地方閒逛,當然他也很夠意思,我的工程報價稍高,他盡量把底價告訴我,我也不辜負他的期望,讓他的公司工程順利完成。台南的孩子們,到了外鄉不要忘記問問對方來自何處,仔細觀賞在外台南人的好客和細心,你會交到許多來自故鄉的好朋友!
哈﹑新都路的確是14號公車,若沒記錯起訖站是大鵬五村到崇誨國宅!因為下雨時我只好改搭公車,繞好大一圈才會到一中!大鵬五村拆掉後,都被安置在大林國宅!我高中住叔叔家,就在現今的永安街(當年還是南門路452巷),住的時候永安街還沒打通到大成路!那攤豆花沒吃過,因為都忙著讀書,倒是那個籃球場偶爾自己一個人去打球!阿地牛排後來自己開業,但因為經營不善收起來(因為他的房子被我前前東家拍賣掉了),後來他選擇在對面巷子東山再起,桌椅子都擺到巷子了,真是令人不勝稀噓!大使也是我們一中人的回憶之一,那時住校外,同棟租屋的台南家專學生幾乎都在那打工呢!不小心也曝露出我的年代了!
看到大家的回憶,也讓小弟突然掉回時空隧道回想起二十七、八年前的永福國小在校園內的後門有一間小福利社福利社裏有在賣小支的黑輪和米粉湯黑輪是魯過的,口感特別,當時雖不覺得美味,但如果現在能讓我吃一口,我應該會感動到流淚吧至於米粉湯,那獨特的味道,再也沒吃過了只記得燙過的米粉配上大骨湯,再加上幾顆小魚丸~這味道至今仍讓我難忘,回味再三。或許記憶中的美食,對於現在的我們並非真正的美味但是那種記憶中的味道,才是令人一輩子難忘~
觀光城裡的林師,應該是隱藏版吧!我至今還沒看過有blogger去介紹過至今我還是很愛吃,炸豬排.豬肉燴飯.火腿蛋炒飯.玉米濃湯現在營業時間也縮短了,只賣中午另外,紅鼻子也是我小時候難忘的記憶我外公以前很常帶我去吃老闆真的如牆上畫的那樣我想台南至今還沒有一家我覺得比紅鼻子好吃的
thomas.wu wrote:看到大家的回憶,也讓...(恕刪) 不錯 不錯 它的米粉湯 我也最懷念特別是端著米粉湯 跑到它最後面的一排小座位對著斑駁的牆壁 就著米粉湯 一口吃米粉 一口喝著湯有多香 就有多香我也是永福國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