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稍偏狹長形的店內其實很深,一、二樓都有座位,氣氛上帶了點中式的典雅,晚上訂了$6,000元的全席,位子安排在二樓。


菜色共有8道菜及餐後甜點,先上的是四碟冷盤。




蝦棗、香腸、豬肝及花枝,個人最喜歡的首推蝦棗,古早味的作法,炸過的香氣,入口脆而好吃,是經典的台灣菜。
第二道 白醋蝦。

第三道白燒鮑魚,以時蔬及高湯煨出的鮑魚,有著清鮮的甘甜味。

第四道 紅蟳米糕。

阿霞飯店的創辦人說過:「吃正宗台灣菜一定要試香腸熟肉、紅蟳菜蟳與炒鱔魚。」不過相對來說,個人覺得阿美的口味也在水準之上,但阿霞飯店的比較合我口味,蟹形美而膏肥味香。
第五道 乾炒鱔魚

台菜餐廳的炒鱔手法跟小吃攤重鹹酸甜的手法不同,揀選大而肥厚的鱔魚片,跟蔥、蒜、韭菜黃等香料大火快炒勾欠後,夾起入口,嚐來脆嫩彈牙。
第六道 雞仔豬肚鱉

這是一道少見的酒家菜料理,一般餐廳不會製作如此費工的手路菜,但在日治時期的台菜酒樓菜單裡,魚翅、蟳、鱉、水蛙都是當時拿來入菜的食材,尤其是據說有壯陽之效的鱉,更是酒樓裡的「風流菜」代表。傳統作法是需先將鱉塞入雞身,雞身再藏入豬肚,形成包覆,但現則改良將三項食材各自切塊,再以中藥燉出湯頭,湯品中的精華則來自於鱉身豐富的裙邊膠質。
第七道 蔥油石斑

半面鋪滿了青蔥,魚肉新鮮肉質佳。
第八道 砂鍋鴨

老台南人一講到阿美飯店,自然就會說出砂鍋鴨,其實砂鍋鴨及砂鍋魚頭均是其招牌菜,只是鴨比魚受歡迎,早年的確是用砂鍋裝,但砂鍋易破而危險,後來改成生鐵鍋煮;外帶則是裝入掛耳鋁鍋,吃完可將鍋子退回給飯店換錢。

店家挑選每隻重達3斤半的鴨子,去骨後再以熱油炸過,以增加香氣及脆度,然後再加入鍋底白菜,用炭火去燉,期間還要控制大、小火候,特色是肉爛但不黏口,湯頭極甘甜似火鍋高湯,鍋底的白菜吸了鴨油後,既香又嫩,再配上白飯吃也很棒,我最喜歡吃的反而是白菜大於鴨肉。
隨著物價飛漲,砂鍋鴨從許多前的$400初頭直漲到現在含鍋要$740,但仍有許多人在家裡宴客或年節時分,仍會到阿美訂鴨,帶回家跟家人共享。
餐後的冰淇淋,是阿奇儂香草冰淇淋;布丁則值得好好介紹,正逢最近食品安全議題在府城發酵,這種來自老店手作的超大傳統布丁,只有雞蛋及焦糖,簡單但烤過的蛋香味及濃密口感卻是讓人回味,想起記憶裡在冰果店裡吃到的傳統布丁。


價目表,僅節錄宴席部份,其餘請上官網或店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