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周末,胖又再次的來到烏山頭水庫,沒有其他原因,只是要來懷念一位對南台灣貢獻非常大的水利技師 - 八田與一。
台灣的地型大家都應該有一點點瞭解,水源從高山沖下,很快的就進入大海,因此台灣的溪流,平時是乾涸到可以走下河床,當下大雨時,則是溪水暴漲,沒有蓄水的功能,農民都要看天吃飯,農作一年只能一獲。
八田與一,是嘉南大圳的設計者,當年嘉南大圳的供水範圍,北到斗六,南到南洲,範圍之大,堪稱是台灣最重要的水利工程,但是水要重那裡來,這便是一個大問題,烏山頭水庫,就是當年嘉南大圳最主要的水源,歷時十年的建造,東南亞最大的人工湖泊,就此誕生,烏山頭水庫完工之後,嘉南平原的農作,變成一年 3-4獲,主要功臣就是八田與一。

相信大家都讀過 國父孫中山所說的一句話,"立志作大事,不要作大官" ,雖然這是一句很簡單的話,但是能作到的真的只有少數人,八田與一便是其中一位,現在在烏山頭水庫內,設有八田與一紀念室,裡面擺放的都是跟八田與一相關的文物。
有關八田與一這位另人懷念的水利技師,以下是我在網路上找到的一些資料。
八田與一 嘉南平原水利之父
台灣百年人物誌 - 八田與一

八田與一的半身銅像及年譜。

當年建造水庫的老照片。


八田與一的文物。



在臥題餘輝的另一端,就是八田與一跟他的妻子合葬的地方。
前面是八田與一的銅像,這銅像,是用座姿,抬頭仰望前方,正是八田與一貢獻其一生的烏山頭水庫。

有關於八田與一銅像的波折,說起來又是另一個故事,因為這牽扯到政治議題,就不多說,想要知道的就去點閱一下相關連結。

旁邊的蒸汽火車頭,是當年建造烏山頭水庫時,從隆田火車站運建築物資進來到工地的車輛,如今只剩這一座老火車頭。

幾年前,曾經來這住過一晚,不過那一天的天氣不是很好,早上起霧。

最後,附上幾張大壩石堤的照片,這一次比胖上次來拍的照片要漂亮,因為天氣上回好。




烏山頭水庫現在已經是一個台南知名的觀光景點,當你來這遊憩時,也請到八田與一紀念室,瞭解一下這位對南台灣有著偉大貢獻的水利技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