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去阿婆麵店,如果不想穿過市場,可從城隍廟對面的路走進去,這條是青年路132巷,是以前青年路城隍廟到民權路東嶽殿的要道,後來拓寬了城隍街,但幸運的是,132巷的有些老房子也保存了下來。


阿婆麵攤就位在132巷走進來的第一個T字路口,左轉走到底就是了。


前面是水果攤,對面有賣炸料的,早上的菜市場,人聲鼎沸,許多媽媽、婆婆都拉著小推車到早市採買,攤販的叫賣聲夾雜著熟客間的問候,有親切的在地氣味。


東菜市裡比較出名的兩攤分別為金鳳及阿婆,兩家都營業超過半世紀,金鳳目前一~三代都還在店內幫忙,阿婆則是一、二代一起上陣。

現在的麵攤主力是第二代了,但阿婆還是會每天到,在旁邊整理兼包些餛飩,「每天多動一些卡袜老」阿媽跟我說。


點了乾麵、餛飩乾麵及骨肉湯,它的麵條有粗、細兩種,看到有供應這2種的就是傳統老攤,早起來碗麵,餵飽了肚子,人也醒了。

餛飩乾麵也蠻不錯的,幾顆自包的小餛飩,配上肉燥,攪開了麻醬,調和過的麵條帶點黏滑的爽口,時節入秋後,電風扇吹著,麵很快就涼了,趕緊吸呼的吃著麵。

骨肉湯是一般麵店少見的搭配,因這裡近市場,取料方便,才會供應骨肉湯,可以夾幾塊起來,加些桌上的辣油乾吃,與配著湯喝,有不同的暢快感。


常來這種麵攤吃麵,久了就會體悟到,媽媽真的是很偉大,許多來買菜的,如果回家前沒先找間麵攤,吃碗麵顧好肚子,回家後又要照料一家大小,反而忙的沒時間打理自己。

所以這種菜市場麵攤也特別體貼,可以讓來吃麵的客人,燙些自己買的菜料,所以有些人就從袋裡拿出些花枝、豬肝、肉片來犒賞自己,店家也不額外收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