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位在大同路與府連路交會三角地的國榮肉燥飯,是以鐵皮搭建的簡易店面,扛棒不是很明顯,而且晚上才開店營業。

這間店是晚上才開的飯桌仔,目前由老闆及兒子兩代一同經營,攤位上會擺出一些青菜及鮮魚料理,客人只需跟店家吩咐要哪些即可。


相對市區其他的飯桌仔來說,這裡的菜色不多,畢竟人手也少,但都是當天採買的食材然後現炒,而且一次不會炒大量,如果快沒了再現炒補充。

旁邊的兩個鍋子裡放著招牌肉燥,站在這裡就可聞到那香味,檯面上放著大大小小不同size的碗,因為它的肉燥飯可做大、中、小碗,另外還有鮮魚湯、魚丸湯用的也不同,所以就擺了這麼多了。

環境老實說不怎樣,樑柱上的字都已經掉漆發黑,餐檯也因長年使用,有不少油漬,會來這家吃的都是附近的在地人,年輕人很少。

國榮的旁邊是這一帶小有名氣的禾麥,因為附近都餐飲店,反而一枝獨秀,不少吃排骨飯或吃肉燥飯的都會買個一杯。

晚餐就點了肉燥飯、燙青菜及魚皮湯解決,簡單說這是一間怕胖的人勿近的在地小吃。肉燥飯,油油發亮的全肥肉肉燥,再灑了些香菜,那種香會一直鑽進身體裡,這種不含瘦肉的肉燥是我記憶裡的肉燥飯,將肉燥與白飯攪勻後,肉燥的油香融入雪白的米飯裡,入口即化,吃完嘴角還會流油,另外因為肉燥是用澆灌的方式澆到白飯裡,所以碗邊多少都會沾染上肉燥湯汁,手指摸到時會立刻像裹了膠水般黏呼呼,通常我不會管它,先解決了食物再去洗手即可,飲食裡總是記憶先行,也因為這樣我吃爌肉飯時,都會覺得混身不對勁。

燙青菜,晚上空心菜沒了,剩菠菜還有大陸妹,炒了菠菜,上面也淋了招牌的肉燥,一口青菜一口肉燥,油汁跟青菜湯汁交融的那種感覺很美妙,重點是它的菠菜不會炒的過老或會苦尾。

然後點了碗新鮮現處理的虱目魚皮湯,切成小片的魚皮,滑嫩可口。

這家的老闆雖然忙但十分親切,雖然沒寫單,但會照看到每位客人,先來後到的次序很清楚,點菜送餐及結帳時也都會臉帶微笑,得空時還會和店內的老客人聊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