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文獻記載,擔仔麵創始人洪芋頭,原在運河旁以擺渡維生,當小月生意清淡時,便改挑著擔子,在當時的五條港水仙宮廟埕前擺攤賣麵,這一賣便是百年傳承。

價目表

洪芋頭後來與兒子洪舉在、洪再來父子三人就在水仙宮附近開設店面,即現在的西門路、民權路口老店,後來該店由大兒子接手,門面之前有翻修過,也多了另一邊的冷氣座位區。

不過騎樓這種座位還是我的最愛,管它天氣熱不熱。

煮麵擔,穿戴整齊的老闆娘正坐在檯子上,後代子孫要能坐上這擔子,是要從最基本的打雜學起,然後才學怎麼炒肉臊及煮蝦湯到下麵的。旁邊那鍋黑漆漆的生鐵鍋肉臊 ,是用豬後腿肉、蔥慢燉而成,這洪家家傳肉臊及慢火熬煮出的火燒蝦頭湯是維持招牌百年不墜的秘密。

老闆娘趁空檔的時候,坐在騎樓座位,吃晚餐,身後是民權路,旁邊這條看西街是台南老街道,裡面有間看西街教會,創於1865年。

看西街上的房子,是細長型的,而且每幢有三進,以昔日的標準來看算是豪宅

這是一幢拆除後的基地,這幢房子更是細長

台南看西街是基督教福音來台發源地,而看西街教會即為紀念福音來台之教會,深具歷史意義。

現在市面上的肉臊罐頭,標榜正宗度小月的有3種,分別是度小月、洪芋頭及帆船牌,度小月是因大房第三代跨入企業經營,開設罐頭及速食麵工廠後經營不善,將祖傳招牌拱手讓人,度小月肉臊罐頭這個名號便被註冊了。
洪芋頭的小兒子後來另外在沙淘宮附近開店,到二房第三代時就搬到現在的中正路上,也註冊了度小月擔仔麵店及帆船牌肉臊罐頭,所以若注意看一下,中正路度小月的招牌上有艘帆船喔,09年時更在同條路上另外開了一家旗艦店。
擔仔麵,加了滷蛋及貢丸,香醇濃郁的肉臊加上火燒蝦頭熬出的湯頭,加些蒜泥、黑醋及豆芽、2隻火燒蝦,這種湯頭一定要鹹才會夠味,這種湯頭之所以會這樣是因早年在五條港區擺攤時,客人多是附近工作的苦力,在大量勞動下自然會需要這種重油鹹的食物來補充鹽份及體力。現在因為來台南玩的觀光客多,很多人不習慣這種重鹹的湯頭,就跟我們去日本玩吃不慣那重鹹的拉麵一樣,有些店家便會依客人要求改良口味,但這一改就不得了…在地人就會覺得味道變了,然後就開始批評這是觀光客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