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府前路、北門路、民權路、大同路交會的東門圓環還沒拆除改建前,周圍圍了一圈攤販,熱鬧非凡,後來民國57年拆除後,攤販便四散,如今多聚集在東門陸橋下附近,仍以圓環頂為名,像圓環頂陽春麵、圓環頂菜粽。

菜粽店第一代創辦人黃金興夫婦在東門圓環拆除後便搬至府前路的現址,早年也僅賣菜粽一味,房子外觀是1950年代左右建成的兩層樓,跟旁邊的新雅理髮廳、進福炒鱔魚一樣,不過現在做了個大廣告看板蓋住了二樓。府前路頭這一帶,現在仍在的小吃店歷史都十分悠久,像旁邊的老黃陽春麵、路口的當歸鴨,阿和肉燥飯、隔壁的炒鱔魚都是。

下禮拜就是端午節了,走到門口,買外帶的排成一列,店家工作人員忙進忙出。

旁邊堆了好幾籃的都是綁好的粽子,正要等待宅急便配送出去。

店內座位位在牆邊,不過騎樓也排了座位,隔壁的理髮廳沒在營業了正好可拿來用,而等菜粽店關門後,空位就讓給進福炒鱔魚,早上吃粽的人不少,而且後面還有一桌是專人在處理宅急便。

攤位上,原第二代老闆黃東源已過世,交由弟弟黃東和接手,旁邊的是其女兒,一家人全下來幫忙,攤位上也堆滿了粽葉。

早餐,菜、肉粽及味噌湯。由糯米及花生仁構成的招牌菜粽,關鍵在於要呈現出米香、花生香,以前會講究用月桃葉來包,會多一股獨特的薰香,圓環頂的還有加花生粉,當然還有不能少的香菜段,另外淋上的醬油味道清淡,這樣才不致於搶了粽子的風味。

肉粽,多了豬肉、蛋仁、香菇,加上桌上的辣醬油膏或加幾匙蒜蓉醬,口感及風味更加豐富。

圓環頂菜粽店的味噌湯,餡料十分豐富,大塊豆腐、還有小魚乾及柴魚,才15元,吃素的客人則提供素味噌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