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間50年老店,從大菜市起家,目前位在已荒廢的圓典百貨對面,兩棟銀樓的中間巷子的這間是原始的老店,目前由兒子經營,很不起眼。另有2間親戚店分別位在西門路上,新光三越台南新天地附近的大菜市肉包王,這間目前由第二代的女兒經營;另一間則是吾亦私隔壁那間,開在外面的兩家店特色都是藍色扛棒,不過吾亦私旁那間無名藍意麵,最大的特色不是沒有賣肉包而是價格不斐的滷味
新光三越台南新天地附近的大菜市肉包王

無名藍意麵的$150元滷味

入口

這條進去是大菜市賣雞鴨魚肉的地方,所以五味混雜,腥臭味重,不喜者慎入。
攤位外觀及座位

這間是家族麵攤,目前是第二代在經營,有時第三代的兒子會來幫忙,豐發黑輪的本店也在這裡,就在它對面。

煮麵區

輝肉包、意麵是市場收攤後才會攤的,08年底那時曾休息了好一陣子,09年初才又重開,擺幾張桌子,點盞燈就開始營業。
肉包蒸籠就架在旁邊,還冒著熱氣

這間家族麵攤有個特色,麵會用豬油調味並兼賣肉包,所以上桌記得拌一拌趕快吃,不然會結丸。

肉包外皮算維持的不錯,沒有因炊蒸而過於溼潤,只是裡面的肉餡,感覺沒有特別調味過,就純粹的沒啥味道。燒賣亦然
乾麵

麵條是潮汕式的細白彎曲麵條,除了用豬油調味外,台南賣汕頭意麵的多半會用豬油調味,只是這家另外還會蘸些醬油,但不是很鹹的那種醬油,麵條煮的軟硬還可以,但味道上也覺得還好,其實我在想,可能是因為整個被菜市場那種味道包圍住,很難讓人去具體感受那麵、肉的美味,簡而言之,它的菜市場味是讓人坐立難安的那種。
一般來說,美食要色香味俱到才能稱為美食,這個反證就像吃臭豆腐時旁邊噴了一大堆五味雜陳的香水,是沒辦法嚐出臭豆腐好不好吃的,想嘗試者,建議外帶吧,我看有不少都是來外帶的
魚丸及餛飩湯

餛飩可以但魚丸稍鬆軟了些,而且湯的溫度有點涼了,還好今天還算暖和。我個人會比較推薦新天地附近的那間藍色扛棒的大菜市肉包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