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布袋觀光漁市裡,看到了許多用海鮮料理的小吃,其中最吸引我的就是這個蚵包子…蚵仔是我最喜歡吃的海產之一,常到夜市裡都少不了要來份蚵仔煎,或是蚵爹。可是蚵包子,我還是第一次看到,在好奇心的驅使之下,馬上來吃看看。蚵包子是用炸的,不像一般的包子是用蒸的,蚵包子的外皮必須炸到金黃色的,裡面的餡料又要熟,火候的控制是很重要的。其實蚵包子裡面的餡料跟蚵爹差不多,主要有新鮮的蚵仔、韭菜、蛋等等。吃起來的感覺跟蚵爹差不多,跟我沒吃之前的想像有點差距,感覺上只是外觀不同而已。
其實我們當地人都是吃蚵爹加上幾個炸粿(炸鹹糕或蘿蔔糕)然後加上淡醬油及辣椒醬,就是我們最美味的小吃了.....不過我比較推薦的是在過溝廟口前的一家專賣蚵爹、肉爹、炸粿的店上午會在菜市場賣下午才會在廟口出現過年回去時,常常要排隊許久...布袋港那邊都是賣觀光客的....過溝在經過朴子後,快到布袋之前的路上。
我是布袋人觀光漁市 顧名思義是賣給觀光客的蚵包就是我們從小到大,沒聽說過蚵包,忘不了的是肉嗲本地人通常都是吃肉嗲比較多,外地來的,都吃蚵嗲我從小到大常去的一家蚵嗲店,就是布袋國小入口處的旁邊往新厝方向,以前還要穿過運鹽的鐵路,大概二、三十公尺而已,就在嘉義客運站排旁回布袋 想吃的話就會去那家一塊肉嗲、一條炸吳郭魚美味極了!!
回樓上的兄弟...我也是布袋人,布袋事實上最"老字號"的就屬布袋國小在廟旁的那家肉嗲了!小時候都會翻國小的牆出來,在沿著鐵路出來,先是到鐵路旁的雜貨站買彈珠汽水、再去買肉嗲。蚵包?那是啥東東?我到現在還是沒吃過
im548 wrote:其實我們當地人都是吃...(恕刪) 說的也是,蚵包是這幾年從電視上才知道的...過溝的蚵嗲是我介紹給我當時的女朋友的(現在已經是老夫老妻了),如今每次我開車經過過溝,我老婆小孩就一定會去十字路旁(7-11旁)那一家買蚵嗲.肉嗲!因為我外婆家就在過溝,在我們小時候,每次回外婆家,外公一定會去買回來給我們幾個小毛頭吃,20多年了,雖然我外公外婆都往生一段時間了,但每回吃蚵嗲時心裡都還思念著兩位老人家!
蚵包算是這幾年才開發出來的新名產,所以大大們離鄉已久所以不清楚…我來回答各位吧:蚵包的口感比較像在吃韭菜盒子,感覺就像是在韭菜盒子加上蚵仔,跟蚵嗲又差很多,我猜應該是從韭菜盒子改良而來的,蚵包有點濕濕的口感,在蚵包裡還會加上冬粉,比較有飽足感吧!而且咬下去的瞬間會有海洋的味道,也算不錯啦!個人也比較便好蚵嗲,不過小弟我是嘉義市人,嘉義市似乎還滿找得到好吃的蚵嗲...(在之前澐水還吃到沒蚵仔的蚵嗲,當場傻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