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義地區這附近的地質,跟台南靠山去那邊差不多,有很多史前的生物化石在這,所以在大門旁就擺了這一巨大的錐螺化石的地層,展示在這。

嘉義是台灣通過北回歸線的縣市,當然在博物館內不能少北回歸線的介紹。

台灣也是屬於地震頻繁的島國,嘉義地區歷年來也發生過幾次的地震,博物館內有詳細的紀錄。

這是模擬地震後,舊式的房屋毀壞的程度。

二樓的部份是展示嘉義地區所挖出的化石,這裡曾經是海洋,所以化石是以海中生物為主。

到了這裡,仿佛進入了一個魔幻空間,因為整個風格與一樓的展示館完全的不同,很難想像一個政府單位所成立的博物館,能有這麼新潮的展示設計。

吊在空中的幾隻鯊魚,好就就活生生的在水中悠遊。

除了水中生物外,當這裡變成陸地之後,一些陸上生物也在嘉義地區出沒過,不過真的有大象嗎?胖沒仔細去看解說,或許有網友知道,可以告訴大家一下。

二樓的其他部份是石猴及交趾陶的展示。

看到石猴,就想到阿里山上的眠月線鐵道,因為要去石猴,這是唯一的一條鐵道,只可惜在 921地震後,這條鐵道還沒修復,不過聽說已經快修好了。

這是交趾陶的展示室。

三樓的部份,是屬於嘉義市的美術史,提到嘉義的美術,不得不提陳澄波這個出生於嘉義的畫家,他對於台灣近代的美術發展方面,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詳細的資料可以上網搜尋一下,或者你親身來到嘉義市立博物館來瞭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