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被門口五彩繽紛的各色種子所吸引,然後就順道看了看這家店的內部,發現是棟具有日治時期街屋內部空間特色的老建築。走到門口時又見到地上的說明,以及二樓陽台的女兒牆,所以就寫了這一篇短短的分享文。
廣合商行建築創建於1932年,早期販售布匹雜貨,營運型態類似於臺北大稻埕的雜貨洋行,是西螺街上的代表性貿易商。雖然雜貨洋行風光早已逝去,但二樓陽台女兒牆上的「RINKIOGOSHAUKO」(林廣合商行)可是不會因時光飛逝而消失的。現在是一家種子賣店,裡頭的商品有各種不同植物的種子,而且都是可食用種子,花花綠綠,甚為美觀。
有興趣看看這些可食用的植物種子,歡迎到本文中仔細欣賞!!
這就是廣合商行放在大門口的「種子們」,老狗就是被這些五顏六色的種子所吸引進門參觀的。

大門旁的喵。老闆娘說牠今天身體不適,所以倒在放飲料杯的紙箱中~~
留意一下,這是非賣品啦,雖然還在有效日期內~~


這裡有老電話和老式台秤。
年輕朋友應該大部分沒見過這種電話使用中的樣子。
台秤現在很少人用了,現在的攤商大都改用電子秤了!
對了,現在這家店叫「台灣永豐米糧行」,不是廣合商行了。

再來一張花花綠綠的種子。
很難想像這會是大自然的奇蹟。

中式算盤,現代人已經不太用算盤了,中式算盤可能更是沒見過。
老狗小時候學過珠算,但那時是用日式算盤,上層1珠,下層4珠。

接下來是大包裝的種子。
說實在話,老狗有很多種子都不認識。像照片中的油綠豆是什麼,還真的不知道。


照片中的紅扁豆能做什麼,老狗也不知道。




原來所謂五穀雜糧有那麼多種,老狗還真的長知識了。
廣合商行這棟老屋,除了外表是裝飾派風格(ART DECO)建築手法外,內部空間可以說是傳統臺灣式建築,一樓的上方有木造二樓樓板,再往上還有小閣樓。照片中的二樓與閣樓樓板應該是部分被拆除了,才會有這麼開闊的景象。

和隔壁棟之間的共用牆上,竟然出現了窗戶。
這,老狗猜它應該是裝飾品吧!

這裡保留了部分內部裝修的痕跡。

廣合商店的後方放了一些座椅,應該是給遊客休息的。
後半段的建築,從磚塊堆砌的方式看來,就是臺灣傳統民居的樣子。

從後半段往前看,會發現前段的二樓樓板是被拆除的,換來明亮的室內空間。
如果維持傳統的二樓樓板,現代人應該會覺得壓迫感很大,因為高度不高。

在房子的後半段所放置的一些裝飾品。

這電唱機看來是有歷史的,還能不能用不清楚。

這電視也是有歷史的呀!!

換個方向看看廣合商行的內部空間,雖然有部分改變,但仍維持傳統風格。

鑲在外面馬路人行道地上的廣合商行簡介。



廣合商行的建築立面,最有特色的是二樓陽台欄干,以日語發音,英文字母拼成的「RINKOGOSHAUKO」(林廣合商行),非常少見。這又是一個裝飾性風格的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