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螺大橋,是一座橫跨濁水溪的大橋,從雲林縣西螺鎮連接彰化縣水尾村,是連接台灣南北的重要橋樑之一,在當年,是遠東的第一大橋.西螺大橋於民國26年開始動工,但因為中日戰爭的關係,一直到民國41年才又從新動工,並於當年完工通車,整座橋樑採桁架設計,全長1939公尺,橋面寬約7.3公尺,在通車初期,還曾鋪設台糖的五分車輕便軌,行人,車輛,火車共行一座橋的景觀.現在西螺大橋已經不敷當地交通運輸使用,所以在旁邊另建了一座大橋,不過西螺大橋並沒有因此而封閉,它還是開放給小型車以下的車輛及行人通行,是一座活的古蹟,下回經過雲彰,遠觀或親自走一趟西螺大橋,來體會一下遠東第一大橋吧.
那是因為橋齡老舊,怕承受不了太大的負荷,已經禁行大型車。橋的南北兩端入口故意用塑膠桶限制寬度,只容小型車通過用的。雲林縣政府每年都會封橋,在橋上舉辦活動。有機會可以去參觀參觀,可以上螺陽文教基金會網站逛逛,有活動應該都會公布在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