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去了一趟清境, 對於住在台灣北部的我來說中南部的景點都是數年才會重返一次.
這趟清境沒有改變的是記憶中那道路兩旁五顏六色的民宿, 還是一樣雜亂的佇立著.
前往青青草原的路上看到有一個白色的天空步道, 一路延展到綿羊故事館, 當時並未多想, 也沒打算去走這個天空步道. 等逛完青青草原出來的時候, 看到天空步道的入口立一個牌子說入場費50塊, 當下心中對於這天空步道有了一個反思.
如果沒有這個天空步道, 每一個人原本都可以不需要付費就欣賞對於山巒的景色, 中央山脈、合歡山系、奇萊群、能高山系, 而建了這個天空步道卻把來把自然的景色強制的接受了分類, 有付費 & 沒付費. 而原本可以自然直視的景色, 被剝奪殆盡.
50塊, 不是什麼高額的支出, 並非什麼付不出來的金額. 但轉念過來思考這樣的剝奪, 是當初所期望的嗎? 或是未經深慮下的莽撞決定?

題外話, 「旅客的水準就藏在眼皮下」.
登上武嶺遠望台灣高山群的峻立, 是這個旅程的折返點. 但低頭一看就發現停車場邊緣的小坎後方斜坡上佈滿了遊客帶上來而丟棄在這的各類包裝, 飲料罐, 香菸, 塑膠袋. 我們並不會在武嶺的照片中看到他們, 而這些卻一直被留在山上, 我只有一小個塑膠袋可以裝一下我拿的到的垃圾下山...希望你也可以帶一點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