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這裡,代表兩天一夜的造醮文化參訪行程與踏點旅遊行程即將告一段落。
竹山文化園區是以在地最大特色產業—竹產業為收藏及展出內容,據「南投觀光旅遊網」所述,為全臺最大的竹工藝展館,全區區分為竹博物館、地方文化館、地方產業館、皎月風竹廣場及大地竹境等5大空間,其中,老狗覺得最值得參訪的就是竹博物館,因為館內收藏不少藝師創作作品,包括去年竹山燈會的作品也都收藏在此。部分作品展現竹藝的創意,而部分作品則是展現竹藝精巧的另一面。地方文化館內有部分空間是展示常民的竹造家具、用品等,地方產業館則是地方竹相關產業產品的販售區。皎月風竹廣場及大地竹境則是戶外活動區,在皎月風竹廣場中展示不少竹造裝置藝術品。
如果是帶著小朋友出門玩耍的家庭,不妨來這裡走走,讓小朋友在廣場中跑一跑、放放電,然後再到地方文化館中玩玩大型竹造玩具,大人則是欣賞竹藝品,兩方需求都兼顧到了。
竹山文化園區是座依山坡地勢而興建的建築物。
所以在下方的停車場停好車之後,必須爬個幾階的階梯,或是走一旁的無障礙坡道。
在樓梯的上方就會見到這些大型的竹工藝品。

樓梯的正上方就是竹山文化園區的入口。

這些大型的竹工藝品,好像都似曾相識,而且每個都做的唯妙唯肖,很討人喜歡。

一旁看到了這張林圮埔老街遊覽圖。
其實竹山市區有不少文化資產,去年老狗就曾來看過竹山燈會,挺值得一看的。

沿著樓梯往上爬,拐個彎到看到了很像竹林的地方。
其實這是進入竹博物館必經的路線,一旁放置了不少竹工藝品。

往內走會見到這支好大的豎琴,還有幾隻大老鼠。

這幾隻大老鼠是2020年年初竹山燈會中的展品,在燈會結束後移到這裡來的。
為什麼老狗會知道?因為旁邊的解說牌是和當時相同的同一個呀!

竹博物館入口另一側的大型竹藝品—竹屋。

以及另一個會動的竹造風鼓模型。

還有整座竹文化園區的導覽圖,也是用竹子編的。
臺灣盛產竹,因此竹工藝曾經非常發達,利用竹作為素材的發揮空間,因而變的不受限制。

走入竹博物館內,看到了許多大大小小不同型態的竹藝品。

這些竹工藝品,可能有部分來自2020年年初竹山燈會中的展品,像下面照片中的竹轎子就是了。

還有像照片中會發亮的這顆球,也是竹山燈會中的展品。

有些則像是竹博物館長期保有的,像是下面照片中的竹家具。

還有照片中的竹椅、竹屏風等。

屏風上這張海報,是老狗到訪這天才開始的『南投「竹」博覽會』,有一些更為精緻的竹藝品在這裡展出。

照片中這2排竹藝品,應該就是『南投「竹」博覽會』活動的展品。
這些展品可說是以精緻的手工與造型著稱。

仔細的,一個一個展品欣賞,就會發現精巧的手工與造型之所在。
- 竹編藝品(1)
- 竹編藝品(2)
- 竹編藝品(3)
- 竹編藝品(4)
- 竹編藝品(5)
除了小型的竹編藝品外,還有像下面這些大型的藝品,要說是竹編畫作嗎?
- 竹編畫作(1)
- 竹編畫作(2)
另外,還有這裡,相當有趣的竹服試穿。
這該算是衣服還是盔甲?

竹博物館展間其實不大,走走看看很快就看完了。
走上屋頂平台,正巧見到八卦山脈上的日落。

在這裡有幾個竹木馬,可以體驗「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在這個平台的一側,是2座外觀長的像溫室的室內空間—地方產業館及地方文化館。

地方產業館的內部就像是商展會場一樣,不過販售的大多是和竹有關的,或是衍生的商品。

地方產業館外的走廊,兩旁以竹燈籠裝飾,很有古風。

在這裡又見到了2020年年初竹山燈會中的展品。
後方的空間是地方文化館。

另一邊則是地方文化館。
這個有個臨時舞台,應該就是上午『南投「竹」博覽會』開幕儀式留下來的。

地方文化館內部部分空間展出的是竹製品。

這裡的展品可說是五花八門,有竹桌、竹椅、竹長凳,還有竹樂器、竹山行政區拼圖,竹彈珠台……

- 竹樂器、竹拼圖
- 竹桌、竹椅、竹屏風
- 竹山行政區拼圖
- 竹樂器
竹籠竹彈珠台- 竹蒸籠
地方文化館的另一半空間,是地方產業館的延伸。

館外有個竹涼亭模型,和博物館外的竹屋是同一廠商提供的。

在地方文化館與地方產業館所在的這個平面,除了這2棟建築物之外,是個很寬廣的廣場。
還有不少大型竹藝品設置在這裡。

空間很大,很適合帶小朋友來這裡跑跑跳跳。

這兩隻「鼠輩」,應該也是年初燈會留下來的展品。

從地方文化館與地方產業館的平台,沿著無障礙坡道往下走。
側面種了不少竹子,略帶竹林意向。


平台下方的空間,竟然藏著一個竹藝品展示空間。

竹山文化園區的整體平面圖。原來老狗只逛了左邊這一半,右邊那一半還來不及走,太陽就下山了。或許下次有機會再來吧!

離開前,在入口處的竹藝品旁看到這幅「詠竹詩」。
這墨寶真是龍飛鳳舞呀!

竹山文化園區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