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狗在2019年曾經造訪過位在南投縣文化園區中的南投藝術家資料館,再加上一旁的縣史館整修中,因此這次就不再花太多時間在這裡。老狗曾經分享過藝術家資料館,有興趣了解的朋友,請看:
南投市 藝術家資料館 – 南投縣文化園區之一
南投市 南投武德殿|南投縣縣史館與陶展示館 - 南投縣文化園區之二
竹藝博物館位在南投縣立文化中心的一樓,於1987年就已經成立,以收藏南投在地生產之竹製品及藝術品為主。2011~12年左右,內部重新整建,成為現今所見之貌。博物館內部區分為經典作品區、農漁獵用具區、竹雕區、竹編區、現代竹工藝區、嫁娶節慶區、竹屋建築展示區、影音資源區 、互動體驗區等空間。配合各個主題,展出不少竹工藝品,以及現代家庭中已經很少見的竹家具。初見這些竹家具,思古之幽情怡然而生,值得花時間好好端詳!
竹藝博物館所在位置,就是南投縣立文化中心內。
換句話說,如果夏天天氣太熱,或是來南投出遊結果碰上雨天,這裡都是不錯的備案地點。

竹藝博物館的位置在文化中心的一樓,走進大門往右手邊看就會看到。

入口旁的竹林秘境,當然只是意像圖。

對面是竹樂器,給來參觀的小朋友們有點娛樂。
不然,小朋友們看到照片,大概立馬跑給大人追了~~~


臺灣竹的介紹。在臺灣常見的竹有以下這6種。
其中的桂竹、孟宗竹、綠竹和麻竹,竹筍可食用。
而除了綠竹之外的其他5種竹,竹材優良,可用以做家具或建築。
刺竹因為有刺,還可做為圍牆。臺灣古時有多處城池,最早都是植竹為城,使用的就是刺竹。

竹的應用,這張海報可以一目了然。

竹除了用來搭建較大型的建築和家具之外,還可以剖片編成不同的用具。
最基本的就是竹籃與竹簍,不過在現在生活中已經幾乎看不到它們了。

這幾張海報就是說明利用竹做為工藝品素材時,可以使用的不同技法。

看完了海報的說明,下面就是竹藝博物館展出的收藏品了。
■ 經典作品區
這一區都是名家的竹工藝作品。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選官網去看看有那幾位名家的作品出現在這裡。

■ 農漁獵用具區
這一區是昔日的農漁獵具。因竹材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完整的竹材可以做成大型工具,剖邊後的竹片則可以用來編織,做成不同用途的工具,因此在塑膠還沒問世之前,竹材是許多用具的基本材料,先人用以謀生的農、漁、獵用具當然不意外。- 農漁獵具(1)
- 農漁獵具(2)
- 農漁獵具(3)
- 水鬼救生筒
- 竹籠
- 陷阱
■ 竹雕區
竹易於雕刻,因此常被用來作為雕刻作品的素材。竹雕依雕刻技法分為陰雕、陽雕、浮雕、透雕及立雕,這裡收藏了一些名家的作品。
- 竹雕作品集
- 竹雕作品(1)
- 竹雕作品(2)
■ 竹編區
因竹材具有相當大的靭性,因此在剖片後可用以編織。按官網的說明,竹編的程序是選材、劈成竹條、竹片、編織、細部修飾、上色塗裝等五個步驟。這裡收藏了不少位名家作品。
- 竹編作品(1)
- 竹編作品(2)
■ 現代竹工藝區
這一區展示的是竹工藝品的現代創作,例如竹編手提包、漆器竹杯、滑鼠工具組等,有不少名家作品。- 現代竹工藝品
- 竹編包
- 竹杯具
- 竹編滑鼠
■ 嫁娶節慶區
這裡展出的是傳統的竹編嫁娶用器具,像是謝籃等等。
■ 竹屋建築展示區
往下走入另外一大區,是竹屋建築展示區,展示竹屋與竹製家具。這些器具是昔日歲月的陳跡,現今的生活中,除非刻意保留,否則已經很難再見到它們的存在。

走進這個門就像是走進昔日的「竹篙厝」中,裡面是令人嘆為觀止的竹製家具。

以下就是竹家具大集合,現代住家中幾乎都看不到它們了。
- 竹沙發
- 兒童餐椅
- 椅轎(兒童椅)
- 矮櫃
- 竹麵攤
- 菜櫥
- 蒸籠
- 躺椅
- 太師椅(1)
- 交椅
- 書桌
- 展示櫃
- 竹床
- 竹衣箱、竹夫人(抱枕)
- 嬰兒車
- 搖籃
- 乳母車與公婆椅
- 吊籃(氣死貓)
- 竹轎
- 餐桌
除了這些家具外,還有一些很漂亮的竹編裝飾品。
- 吊飾(1)
- 吊飾(2)
- 吊飾(3)
■ 互動體驗區
這裡是一些以竹為素材所做的大型玩具,讓參觀者可以和竹材互動。老狗沒有記錄到這些玩具的名字,所以都是隨便寫寫的!
- 大型玩具
- 節節高昇
- 竹拼圖
- 竹迷宮
逛到這裡,竹藝博物館的展示已經全部看完了。
那,還有什麼呢?
即然在文化局的地盤,當然要說明市區內的文化景點位置了!

走出室外,見到這兩座大型石雕,造型特殊,由原石所刻成。


接下來,當然是前往下一個館舍了~~~

竹藝博物館在那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