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簡介:
枇杷 屬薔薇科常綠小喬木,學名 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 ,英文名 loquat ,因其果型類似彈奏樂器 ” 琵琶 ” 而得 ” 枇杷 ” 美名。枇杷性喜春夏季溫暖 ( 日 / 夜溫約 25/20℃) 而秋冬季冷涼 ( 日 / 夜溫約 18/10℃) 之氣候,卻又有極強的抗寒力;於年降雨量 800~2,200 公厘的地區均能正常結果。
我們的果園位於南投縣國姓鄉,國姓鄉山明水秀,風和日麗,終年氣候穩定,且日照充足,是非常適合水果生長的環境,再加上園長戴先生除了擁有三十多年的經驗,且非常的用心和講究,堅持出產最優質的枇杷,才能將美味送到客人口中,小時後曾聽我媽說過,我叔叔的枇杷非常有名氣,吃過的都會上癮,除了果實肥美外,還能夠留有那香甜的滋味,還有人稱他作「枇杷王」。
我曾經問過他,是不是大家都叫他枇杷王?他很靦腆的要我別這樣稱他,他只是作他該作的,他是種枇杷的果農,把水果種好就是他應該作的事,並告訴我當別人吃到他種的枇杷時,臉上露出的滿意笑容,就是他最大的鼓勵 ~

↑ 地理位置為於南投縣國姓鄉的明德枇杷園,常常都有好天氣~! 果園裡的每一棵枇杷樹都是親由 戴明德 先生 細心照料。

以枇杷來說,從小樹苗開始長成到可以結果約二年左右,但是若是要果實甜一點,則是越老的果樹越甜,這邊的果樹幾乎都是30年以上,出產的枇杷因為已經成熟穩定,所以每顆外形都很飽滿,形狀更是美豔勻稱,品質控管上又下了不少功夫,至少目前吃過的朋友每個都說好吃,非常的讚賞~

↑ 這樣大小的樹根通常已有相當的年份,在果園裡四處可見到這樣大小的果樹,越老的樹根便越粗,戴叔告訴我果園裡面的樹幾乎都三十年以上,很少有較幼嫩的新果樹。
台灣的枇杷有「茂木」和「田中」兩種,茂木枇杷果型為長圓錐形狀,果皮上密佈細小茸毛,並附有果粉,果皮與果肉為淡淡的橙黃色澤,外觀飽滿,擁有美豔的外型。果物香氣十足,果肉厚實,口感細緻柔軟且非常多汁,甜度可達12度以上。
◎ 枇杷中有豐富的還原糖、維生素A、B1、C及鈉、鉀、鐵、鈣、磷等多種礦物質,胡蘿蔔素含量在各水果中為第三位,中醫認為枇杷果實有潤肺、止咳、止渴的功效。





↑挑選枇杷的過程必須擁有相當的經驗和用心,不夠熟的還要再包回去等待成熟,不良的果實我們會直汰剪掉,所剩下的一定是大顆(2L) 的優質枇杷,或是外形稍微小一些 (L) 的顆枇杷。

↑ 枇杷是否成熟可以摘下,需要相當專業的判斷力和經驗,有些枇杷雖然大顆但是不一定甜,而有些雖甜卻不夠大顆,要滿足顧客的需求前,必需先經過戴先生的考驗,顏色是否橙黃飽合,外型是否肥美…等,均受到層層的把關,到消費者手上時才能確保優良的品質。

↑ 打開袋子將成熟度夠的枇杷挑選出來之後,再將紙袋包回,且用不同顏色的束帶或銅線來標記,不同時期採的將以不同顏色代表,時間到了便回頭採當初未成熟的果實。

↑ 將採收的枇杷包回去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枇杷之所以要用袋子裹住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用來防止過多的水份滲入,亦袋內的枇杷水分流失;防太陽的高溫照射 ( 枇杷會黑掉變醜 ), 再來是防止細菌直接侵襲枇杷… 等等。


↑ 柑林枇杷享有盛名!台灣的枇杷主要以台中市太平區及南投縣國姓鄉柑林為主,最早從日本引進茂木枇杷的地方為太平的頭汴坑區,而過了太平的山區便是國姓鄉,因此國姓鄉和太平兩地都有枇杷故鄉的美名。

↑ 這是一般3斤的枇杷包裝盒,包裝上會寫著幸福的細膩口感,主要是因為枇杷入口之後在口中化開來,嘴裡香甜滋味彷彿快要液出來,成現一種非常幸福的感覺。
最近聽我叔叔提到想將枇杷園的一部分收起來,主要原因在於人手不足,又請不到人來幫忙,再加上猴害造成的損失,讓他覺得非常的無奈,若是沒有猴害還可以撐一下,但是有猴害又沒人幫忙的情況之下,一個人無法全部照顧得到~ 聽到他心中的無奈,目前我也找不到方式可以疏困,畢竟只有在枇杷盛產時才會需要人幫忙,而能接受短期雇用又要上山工作的人似乎很少 ~ 目前也只能寄望有人能來幫忙

有時後想想果農很辛苦,如果直接送水果到行口的價格被砍得很嚴重,自己銷售在網拍上面賣的話,沒廣告的話效果不大,打廣告的話一般較具曝光的廣告就要收費2百多元,根本不符合實際的效益,在板上盡量不要出現廣告的方式去訴說果農的辛苦,但是管理員只要看到類廣告字眼,或形式~ 就直接移文了

現在這篇也不知道可以維持多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