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為工作的機會,不經意的認識了這個小地方,認識了林大哥,認識了仙楂腳社區,認識了社區可愛的居民,也認識了一群在台灣腳落奮鬥的小人物-她們的故事,為了要認識「仙楂腳社區」,和Vicky、Ray3人,從台北一路匆匆忙忙的趕到這兒,約見「林琮盛」林大哥,第一次見到林大哥這個人,馬上被他強烈的文化氣息感染,彷彿多和他聊一會,會被薰陶的一身書卷氣,再要開口催促行程,就顯得俗了,於是三人一邊喝著香濃的紅茶,一邊聽林大哥娓娓道來,這一路車行顛波的疲憊,卻不知覺的消散了(關於林大哥,天下雜誌329期有篇專訪,我看到新浪部落http://blog.sina.com.tw/upteam/article.php?pbgid=43225&entryid=582622這兒也有轉述,921後林大哥投入社區重建工作,協助社區發展,推廣這兒的紅茶,後來中華電信董事長賀陳旦在2007年受邀到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位於西雅圖的豪宅作客時,便以致贈「森林紅茶」當做見面禮)

社區是921後整建的,一進村口,路旁便有一段村民們用磁磚拼貼的矮牆,林大哥為了招待幾十位來賓的參訪,和我商量著是不是讓來賓也DIY貼一段,這個主意不錯,一天的時間夠不夠,倒是還待商榷。

葉班長(產銷班) 和葉大嫂自製的歡迎圖案,讓座奉茶,好客熱情的個性一覽無遺

二十四孝的羔羊跪乳也入圖了

舞獅賀歲

老牛犁田

葉大嫂說他是出嫁時是坐轎子的,他嫌臉部那塊磁磚不夠美,無法表現他的天生麗質,所以硬是空了一塊

幼時山區總有山豬出沒

記憶中,和原住民聯姻,要準備的嫁妝一定有酒和米

村口搬來幾塊大石頭,每天傍晚,大夥兒忙完農作,就在這兒坐著閒聊,雖然我們來的時間大夥都在茶園裡忙著,但聽林大哥描述著莊稼漢生活點滴,我也悠然神往


只要在這兒盡情閒聊,紓解整天的疲勞,自然可以延年益壽,長命百歲

「儘呷不外帶」,有看到旁邊的繩圈嗎,村里一些香蕉芭樂等水果收成的時候,自家享用的同時,總不忘掛一串在這兒讓大家分享,掛個牌子提醒過路人客,盡量吃但可別打包回家了

社區總有些花花草草,大多是葉大嫂的手植

這間古厝在921時沒被震倒,於是村民就在這兒搭灶起火炊煮,利用旁邊溝裡留下的山泉水,來洗滌餐具

早期鄉下地方貧窮落後,那時候的建築材料又相當昂貴,於是鄉農把泥土加入稻草攪和後,製成塊狀的土角,搭設成房屋,後來稱作「土角厝」。林大哥為了推展社區紅茶,發展觀光,於是爭取中華電信基金會的贊助,整理了社區荒廢的「土角厝」,計畫開設一間森林紅茶的客棧

外牆還掛著葉大嫂兒孫小時騎著長大的腳踏車,有著無限懷念

有了企業的贊助,土角厝成了二層的樓房

林大哥位了紀念落成,在牆上的題匾,原文如下:
庄腳味 土角情
因為有緣,我們凝聚在這個夢想下
讓這座充滿在地味的土角茶棧重生
我們格外珍惜
為孵育這座蘊藏「分享」與「互助」真義的空間
一起攜手付出過
陳錦堂 琮盛 敬題 96.6.27

斑剝的牆面印著歲月的痕跡

希望森林紅茶可以正式營業, 有朝一日可有來這兒喝下午茶

土角茶棧,是葉大嫂一字一字刻出來的

室內原貌呈現

林大哥示範整地時用來敲平地面的木樁

這是輾米機

二樓預計可以讓來賓喝茶聊天,林大哥認真的考量土角,厝到底可以同時承載多少人的重量,樓上的桌子,還是中華電信的剩餘作廢的纜線軸呢,遵守一切簡約的風格

房子的側邊貼心的蓋了一座公廁,中華電信熱情贊助

竹編的外觀十分雅致,林大哥驕傲的展示著

通風良好的廁所,相信可以一直保持整潔的樣子

村民撿拾了幾個存錢筒,懸掛了起來,希望來上廁所的人,可以自動投幣,不過目前好像毫無績效

這面牆面特別平整,林大哥估算這面牆年代至少百來年了

接下來,我們參觀了製茶廠,這是製茶的機器

在這兒我們總算見到了「葉大嫂」,那個想像中聰明、儉樸又風趣的可人兒

葉大嫂見到我們,沒有客套的笑問客從何處來,只是熱情的招呼我們吃他剛做好的「茶油麵線」,由於我們中午實在吃太撐了,於是由Ray負責吃了一碗

製茶廠當然也有廁所,這是剛搭建好的,葉大嫂說人客來這兒都是急急忙忙的站立一排等候,於是取名「急急站」

「急急站」當然也有招牌,葉大嫂用果實排列,簡單的文字饒富趣味,創意在生活中俯仰皆是,端看你是否愛這片土地了

扶手圍牆的圓盤,記不記得圓盤的另一半就在茶棧二樓當桌子呢

廁所依然通風、乾淨清爽

急急站旁邊正搭起一座廚房,準備招待越來越多的遊客,葉大嫂也想好名字了,它叫「香香亭」

大嫂得意的說,這個鋼琴的琴骨殘骸,是他在山下撿到的,他打算裝置在「香香亭」的門口,我聽了心中一直竊笑,想像中大嫂站在琴骨旁撥弄琴弦,有道是「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接下來到紅茶園繞了一圈,這段小徑林大哥夢想能開發為自行車道哩

這些紅茶園都有企業認養,其實認養的門檻很低,而且可以互蒙其利,希望有更多更多的企業共襄盛舉

林大哥指導我們,仔細觀察何謂一心二葉,回程在製茶廠看到這面旗幟,用這段文章為本文註解森林紅茶把原本被放棄的產業,重新找回歷史、文化與光榮

在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茶業改良場等輔導下,組成南投縣魚池鄉紅茶產銷班第六班,以製作高品質紅茶推動社區產業復興的工作,原本埋沒在檳榔樹下的紅茶在重新摘採後逐漸轉為翠綠,人與茶的光榮遠景也再一次的被描繪出來,最後,再次表達對林琮盛大哥的最高敬意,你是我們心目中永遠的英雄,祝福您及仙楂腳社區,業績蒸蒸日上,早日達成你心目中的理想家園。
本文也收在我的部落格,歡迎來玩http://tw.myblog.yahoo.com/idievent-joe/
補充: 林琮盛先生的部落格 詩想家花園 http://tw.myblog.yahoo.com/chungsheng-5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