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挑水古道介於彰化芬園鄉大竹村與溪頭村之間,本屬八卦山脈山麓間羊腸小徑,清朝時期因道路交通不發達,當地先民為生活飲水問題,尋覓於八卦山脈山麓間,發覺此一兼具排洪的山澗溝渠,終年有泉水源源不絕流出,於是在泉水湧出的源頭,挖掘兩處深約 10公尺的取水井,供村民們飲水之用,並將取水必經的山間小路約略用岩石砌成一階階的步道,實際建成年代已無從考查,但至少有百年以上歷史。一直到139線大彰路與彰南路的擴建完成,才結合水土防洪溝渠的整建,闢建成兼具登山休閒防洪等功能的挑水古道。
挑水古道,全長約2公里,從芬園鄉溪頭村員草路一段159號左側旁入口處進入,便可看見仿日式神社拱門。也可步行或開車一路沿水泥排洪道前進約1.4公里處,可見一處寬廣的空地,供停車及民眾打籃球之用,須在此停車步行至登山步道,沿著步道往前不遠處,即可看到涼亭,之後即百年前此地先民取水所建的二口湧泉井,但井中的水已乾枯,在雨季方可見井中之水。順著幾近坡度九十度的蜿蜒步道前行,穿過濃密的荔枝與龍眼樹林,可見一小型古廟東龍宮﹔行進間亦可見許多「留鳥」,如:班鳩、白頭翁、綠繡眼…等在林間覓食。由此可通往另一處大彰路一段672巷入口處。
以上簡介資料出處芬園鄉公所
觀光休憩→挑水古道
我自己的感覺,最明顯的是這裡的鄉親都很有人情味,一路來回所遇到的都是當地居民來此健身運動,只有我跟內人屬於陌生的外來客,每個人都是主動跟我們打招呼,而且強調4月25日有桐花活動叫我們一定要再來。讓我深深感受到他們很關愛自己的社區→溪頭社區。並且希望將他們社區最美的一面呈現給遊客;例如,一陣大風掃落一片桐花雪的時候,就聽到有人開玩笑求老天爺等4月25日再起風吧,好讓當天遊客可以看到漂亮的飄雪景觀。我算是先睹為快囉!
各位知道桐花有公花和母花嗎?公的和母的花苞長得有啥不同?
油桐花的樹幹切開會流血見過嗎?
以下的圖片介紹都是來自一位熱心的鄉親盡情的幫我這位外來客所作的桐花解說,讓我不虛此行,更加認識桐花了。他們社區的簡介封面就是他拍的照片喔!還跟我說,我也可以去投稿,不分名次,只要有入選(記得是80個名額吧),就有獎金800元呢!等各位喜歡拍照的網友去多多拍照,踴躍投稿囉!沒有長焦鏡頭怎麼近拍?安啦!有民眾提供鋁梯放在現場供攝影者使用喔!溪頭社區民眾就是令人覺得『就甘心』



我GPS定位的位置是在這裡-停車場

步道入口,仿日式神社拱門






沒有水的排水道,桐花活動當天的攤位就是要擺在水道內,要先走過桐花木橋喔

被風吹倒的兩棵油桐樹,其中一棵是公的一棵是母的,猜猜看公的還是母的在上?

現場備有免費許願卡供遊客填寫掛上

這是油桐花的種子

去年種下的油桐花幼苗



母花的花苞,比較細且尖

公花的花苞,比較飽滿圓潤

一般的桐花樹幹切開是像普通木頭一樣,這株中間有紅色汁液,叫做血桐,特別放在旁邊留作展示用

這座山叫做碧山,海拔163公尺,樹種超過一千種,這是最多的一種,叫做楠木












中途的涼亭

過了涼亭不遠就看到兩口井了,別放棄
因為雖然整條步道不長,但都是稍微上坡,對我這個平日少走路的都市佬來說,還挺累的呢





這朵花有啥特別?因為它是七片花瓣

最常見的是五片花瓣

這張重點不是左下角的松鼠,而是右邊兩株截斷的血桐樹喔



挑水古道桐花活動剛剛去電詢問黃村長,日期是4月25日早上0630,確實日期時間請參考以下溪頭村社區網頁,如果日期還是4月27,那是網頁打字打錯了,不可能在星期一辦活動啊!我有跟村長提醒請他督促修改了
溪頭村社區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