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進前的大門後,位在戲台上方的八卦藻井堪稱鹿港龍山寺的代表,在鹿港的天后宮也有見到,但規模小一點,聽說龍山寺的藻井為台灣寺廟規模最大的藻井,全都以榫木接合而成,共有五層,層層疊疊讓人目不暇給,毫無瑕疵的接合,令人讚嘆...

交互牽絆的樑柱與屋頂,看似雜亂卻又規矩,想見當年工程之繁複與浩大.每根樑柱上的彩繪又是那麼細緻,右方可以見到較新的建材,應是修護後的新建材.

正殿與拜殿,在退色的樑柱彩繪中可以見到那繁複與多工的精緻木雕..

正殿前的中程(廣場),地板由石塊拼成,聽說這些石塊是以前出海人的壓艙石...

寺廟屋頂的脊背上為鳥類裝飾,在藍天中展翅,似要舉翅飛翔...

主殿室內供奉觀世音菩薩,所有木作都是被鼎盛的煙火薰的黑黑的..

廟宇室內屋頂下的托木,門簪,豎材與斗拱,吊筒,看起來都是年代久遠的精緻雕工.

木作的八卦窗雕工與紋路會讓人駐足.

璧堵為石雕作品,古樸中卻見細緻.

>龍柱也是早期作品,可由樸拙雕工,龍身與石柱緊密相連看出,近代的做工大都龍身與石柱分離,且雕工更繁複...

彩繪門神拍了一張作為代表,為佛教的護法守護神, 位於右門的黑面伽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