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映像旅行) 隨著河川上游一路“游”向大海,享受這座波光粼粼的美術館 in台中海洋館

(映像旅行) 隨著河川上游一路“游”向大海,享受這座波光粼粼的美術館 in台中海洋館

 歷經13年,期待已久的台中海洋館終於在2025年8月21日登場啦,對比過往參觀過的各大海洋館,台中海洋館以開放式的空間設計,讓造訪的旅人能或高或低,甚至近乎無玻璃阻隔的仔細觀察水中生物,再透過以大甲溪流域的上、中、下游,一路前往海邊的潮間帶以及黑潮洋流的設計語彙,就像化身成一條魚從河川到海洋的盡覽水資源的奇幻旅程,讓我好想親身感受這個猶如美術館的海洋館,這次台中的小旅行,我們一起來逛逛台中海洋館吧!


台中海洋館參觀的詳細分享前,先一起瀏覽影片吧!

外剛內柔的生命起源

 開著車抵達緊鄰於台中梧棲觀光漁港的台中海洋館,首先這座場館映入眼簾的即是充滿稜稜角角,且外牆別於我們習以為常平滑清水模,取而代之猶如一顆隨著大甲溪一路沖刷於此,有著侵蝕、風化紋路的巨型岩石造型,從停車場隨著步行一路前往海洋館,視線從陽光照耀下帶來立體光影的時尚設計感,到靠近場館下抬頭仰往這顆巨石的雄偉氣勢,再進入至1樓大廳處,以消光黑呼應著岩石的基調色彩,已讓我感受其濃厚的設計氣息。

(映像旅行) 隨著河川上游一路“游”向大海,享受這座波光粼粼的美術館 in台中海洋館
抵達位於台中梧棲觀光漁港旁的台中海洋館,整座場館外牆以岩石於大甲溪流域沖刷而下的稜角造型為意念。
鏡頭:EF24-105mm f/4L IS II USM
快門:1/320s、光圈:f/8.0、ISO 100

(映像旅行) 隨著河川上游一路“游”向大海,享受這座波光粼粼的美術館 in台中海洋館
走進海洋館正下方,仰望這座場館的外牆,不僅更能感受到岩石多邊形的粗曠雄偉感,同時這樣的立體感與簡約色調也呈現濃厚的設計感。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125s、光圈:f/8.0、ISO 100

(映像旅行) 隨著河川上游一路“游”向大海,享受這座波光粼粼的美術館 in台中海洋館
走進一樓大廳,牆面施以消光黑的塗層與呼應外牆岩石的設計語彙。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15s、光圈:f/7.1、ISO 800

 緊接著走進岩石造型的隧道,從手機出示預先買好的門票QR Code,隨著眼前不斷以燈光幻化猶如水面波光的夢幻迴廊,一路抵達位於3樓以瀑布浸潤植被,且在這炎熱夏季中,藉著瀑布灑落帶來的沁涼聲響為意象的裝置藝術,開啟台中海洋館以3樓【台中河川】為整座場館為參觀首站的獨特設計,與場館外牆以堅毅的岩石、館內的瀑布流水以及從1樓上升至3樓的設計,展現台灣水資源流域,從山頂的岩層、雨水的浸潤沖刷,最後匯集而成一段充滿生命的流域意念,這樣訴說著生命起源的外剛內柔設計意象,真是前所未見的令人驚艷呢!

(映像旅行) 隨著河川上游一路“游”向大海,享受這座波光粼粼的美術館 in台中海洋館
出示預先買好的票券QR Code後,隨著眼前這段像是散發水面波光的迴廊,相當夢幻呢。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60s、光圈:f/5.0、ISO 4000

(映像旅行) 隨著河川上游一路“游”向大海,享受這座波光粼粼的美術館 in台中海洋館
而這座迴廊會隨時變化燈光色彩,還沒開始欣賞海洋館生物,就已經在此流連忘返的拍起照來了。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60s、光圈:f/5.0、ISO 4000

(映像旅行) 隨著河川上游一路“游”向大海,享受這座波光粼粼的美術館 in台中海洋館
通過迴廊,我們隨著動線直上3F前往台中河川區,首先以瀑布浸潤植被象徵水資源於高山之巔為起點之意象。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2s、光圈:f/14、ISO 2000

隨心所欲地環繞觀察,盡覽上中下游的生態變化at 3F台中河川區

 通過充滿禪意的流水瀑布,眼前佇立12座有著高低起伏的“透明”圓形展示缸,就像是我們常見於池塘中緊貼於水面的睡蓮造型一樣,而這樣猶如懸浮於半空中的【蓮之水槽】,則是以台中大甲溪流域為主題,從海拔3639公尺的南湖東峰為起點,隨著由高至低的展示缸一路抵達下游的出海口,將這長達124公里、流域面及達1235平方公里的大甲溪流域,濃縮至這12座蓮之水槽一覽無遺。

(映像旅行) 隨著河川上游一路“游”向大海,享受這座波光粼粼的美術館 in台中海洋館
台中海洋館參觀動線有別於傳統的展覽館,首先從3F的台中河川為參觀首站,同時藉著電梯直上3F,呼應著我們如同雨水一般,從空中降下甘霖滋潤大地,開始進行這趟水資源旅程。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80s、光圈:f/6.3、ISO 2500

(映像旅行) 隨著河川上游一路“游”向大海,享受這座波光粼粼的美術館 in台中海洋館
進入展區中,首先映入眼簾的即是這一座一座共12座透明的蓮之水槽展示缸。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100s、光圈:f/7.1、ISO 3200

(映像旅行) 隨著河川上游一路“游”向大海,享受這座波光粼粼的美術館 in台中海洋館
而這透明的展示缸,更呼應著台中河川上、中、下游的排序,從高至低連成一氣,表達河川流域的意象以及每一座展示缸內展示著專屬其流域的魚種,相當新奇的展示設計概念,非常有趣呢。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250s、光圈:f/5.6、ISO 3200

(映像旅行) 隨著河川上游一路“游”向大海,享受這座波光粼粼的美術館 in台中海洋館
對於台中海洋館將蓮之水槽高低起伏的展示方式,以台中河川流域的上中下游的順序來呈現能有如此的感受,原因在於曾經於飛機上欣賞著大甲溪從中央山脈的南湖東峰一路流向台灣海峽的出海口,同時於右下方形成高美濕地,這樣的完整流域景緻真的好美。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800s、光圈:f/7.1、ISO 100

(映像旅行) 隨著河川上游一路“游”向大海,享受這座波光粼粼的美術館 in台中海洋館
同時我們也能透過展示介紹,清楚了解大甲溪流域上中下游的生態分布概況。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100s、光圈:f/7.1、ISO 3200

(映像旅行) 隨著河川上游一路“游”向大海,享受這座波光粼粼的美術館 in台中海洋館
大甲溪中游生態。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80s、光圈:f/7.1、ISO 3200

(映像旅行) 隨著河川上游一路“游”向大海,享受這座波光粼粼的美術館 in台中海洋館
大甲溪下游生態。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80s、光圈:f/7.1、ISO 3200

 同時這些獨立展示缸不僅呼應著上中下游山勢起伏而有著高低設計之外,伴隨著全透明的且頂部開放的設計下,讓我們不再像過往只能透過玻璃缸體的阻隔下,平面的觀察每個流域的生態,反而是能在水面欣賞在水中優游的貪食沼蝦(過山蝦),又或是像“潛”進水底,隨著光線灑落的波光粼粼,欣賞著鯽魚、台灣白甲魚等流域中常見魚類,甚至能隨著魚群一同環繞著圓形展示缸一起來個乾爽的共游,這樣的參觀體驗不僅能感受設計師訴說著上中下游流域順序的意念,同時搭配著互動式螢幕,更增添場館的時尚設計氛圍,而且相當新奇的觀賞體驗呢。

(映像旅行) 隨著河川上游一路“游”向大海,享受這座波光粼粼的美術館 in台中海洋館
在台中河川展示區,這些高度極低且開放式的展示缸,能讓遊客輕鬆且無阻隔的觀察生物,這是過往參觀其他海洋館所沒有的獨特體驗。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30s、光圈:f/7.1、ISO 3200

(映像旅行) 隨著河川上游一路“游”向大海,享受這座波光粼粼的美術館 in台中海洋館
俗稱過山蝦的貪食沼蝦在展示缸內愜意漫步,還不時與同伴打架爭奪地盤,真是有趣。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50s、光圈:f/7.1、ISO 3200

(映像旅行) 隨著河川上游一路“游”向大海,享受這座波光粼粼的美術館 in台中海洋館
同時也有呼應流域地形景致的展示缸設計。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40s、光圈:f/6.3、ISO 2500

(映像旅行) 隨著河川上游一路“游”向大海,享受這座波光粼粼的美術館 in台中海洋館
棲息於上游的台灣白甲魚。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13s、光圈:f/6.3、ISO 2500

(映像旅行) 隨著河川上游一路“游”向大海,享受這座波光粼粼的美術館 in台中海洋館
此外在台中河川區內,這一處有著隧道形式的透明展示缸,更能讓遊客不僅能環繞觀察,更可進入隧道之中,感受光線灑落下波光粼粼的魚兒仰望陸地視角。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250s、光圈:f/7.1、ISO 3200

(映像旅行) 隨著河川上游一路“游”向大海,享受這座波光粼粼的美術館 in台中海洋館
我們也能隨著蓮之水槽的動線設計,從上而下、仰望或俯視的各種角度觀察生物。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80s、光圈:f/5.6、ISO 3200

(映像旅行) 隨著河川上游一路“游”向大海,享受這座波光粼粼的美術館 in台中海洋館
也能隨著魚群一同來場“乾爽”的共游。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160s、光圈:f/5.6、ISO 3200

(映像旅行) 隨著河川上游一路“游”向大海,享受這座波光粼粼的美術館 in台中海洋館
極樂吻鰕虎與身後的條紋小鲃為平地河川常見魚種。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60s、光圈:f/7.1、ISO 3200

(映像旅行) 隨著河川上游一路“游”向大海,享受這座波光粼粼的美術館 in台中海洋館
在台中河川區內也有著互動式螢幕,讓參觀遊客能感受其不同的樣貌,相當多元有趣。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400s、光圈:f/5.6、ISO 3200

從泥灘潮間帶走向近海沙岸at 4F

 隨著3F的台中河川參觀動線尾聲,我們轉往位於4F的展覽空間路上,眼前一座座像是水族缸的展示空間,定眼一看原來是一處【水生生物收容中心】,原來台中海洋館不僅只是單純的水族展示場館,同時針對部分國人飼主對於水族生態養育的知識缺乏,甚至無法妥善照顧而隨意野放造成外來種氾濫等問題,提供專門的水生生物收容場所,透過教育知識以及協助後續適切安置的環境下,逐步建立國人對於水生物種飼養與行為的正確觀念,這樣的協助真的很棒!

(映像旅行) 隨著河川上游一路“游”向大海,享受這座波光粼粼的美術館 in台中海洋館
參觀完3F的台中河川流域,接著我們準備前往4F的展覽空間時,發現這一座座小型水族缸。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60s、光圈:f/5.6、ISO 3200

(映像旅行) 隨著河川上游一路“游”向大海,享受這座波光粼粼的美術館 in台中海洋館
原來這是台中海洋館的水生生物收容中心,照顧著無法妥顧的水族生物之外,也同時有著教育知識散播的使命感。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50s、光圈:f/5.6、ISO 3200

(映像旅行) 隨著河川上游一路“游”向大海,享受這座波光粼粼的美術館 in台中海洋館
在收容中心看到外觀受傷的魚兒,在館方妥善照顧下,期盼早日康復呢。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125s、光圈:f/4.0、ISO 3200

(映像旅行) 隨著河川上游一路“游”向大海,享受這座波光粼粼的美術館 in台中海洋館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100s、光圈:f/4.0、ISO 3200

 接著我們抵達場館4F的【濕地】展示空間,此處的展示空間,呼應著3F台中河川下游尾聲的潮間帶,打造台灣首座室內人工濕地的寬敞空間,而這座人工濕地雖然在此時絡繹不絕的試營運人潮下,成為孩子們於此愜意戲水的空間,但最特別的是這座濕地並非只是展示的水池,而是會隨著時間變化有著潮起潮落的漲退潮變化,於是我們能隨著這座人工濕地透過雙腳踩踏,換回昔日童稚的玩樂心情之餘,感受如同台中高美濕地潮差起伏的自然變化。

(映像旅行) 隨著河川上游一路“游”向大海,享受這座波光粼粼的美術館 in台中海洋館
接著進入位於4F以潮間帶溼地為主題的展示空間。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160s、光圈:f/5.6、ISO 3200

(映像旅行) 隨著河川上游一路“游”向大海,享受這座波光粼粼的美術館 in台中海洋館
首先眼前這座會隨著時間而有著潮起潮落的人工溼地,不僅能讓遊客感受潮間帶漲退潮的潮差變化,也是在炎炎夏日中最為療癒的沁涼體驗空間。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250s、光圈:f/5.6、ISO 3200

 同時,4F的濕地展示空間不僅只是人工濕地的設計,而是透過人工濕地作為體驗的開端,帶著我們進入潮間帶之中,觀察隱身於水筆仔紅樹林、泥灘之中跳躍穿梭的可愛銀身彈塗魚、弧邊招潮蟹,抑或是漲潮後於水下不斷仰首窺看是否有昆蟲可以覓食,進而像是水槍一樣噴出水柱擊落昆蟲於水面來覓食的橫帶射水魚,接著再慢慢地從潮間帶慢慢深入近海的淺層海洋之中,觀察著我們生活的島嶼周遭近海伴隨著珊瑚、礁盤而居的裸胸鯙類(海鰻)、繽紛的鐮魚(神仙魚)等許多台灣近海可看到的魚類,甚至是趴伏於沙岸地形之中的各種魟魚,已是相當多元豐富。

(映像旅行) 隨著河川上游一路“游”向大海,享受這座波光粼粼的美術館 in台中海洋館
而在展示缸中,也同樣以開放式設計,讓遊客能環繞與俯視的角度,觀察潮間帶可愛生物。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160s、光圈:f/5.6、ISO 3200

(映像旅行) 隨著河川上游一路“游”向大海,享受這座波光粼粼的美術館 in台中海洋館
有著呆萌大眼的銀身彈塗魚真是可愛。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50s、光圈:f/5.6、ISO 3200

(映像旅行) 隨著河川上游一路“游”向大海,享受這座波光粼粼的美術館 in台中海洋館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160s、光圈:f/5.6、ISO 3200

(映像旅行) 隨著河川上游一路“游”向大海,享受這座波光粼粼的美術館 in台中海洋館
在潮間帶地形中,常見的紅樹林生態也有獨立的展示區。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800s、光圈:f/5.6、ISO 3200

(映像旅行) 隨著河川上游一路“游”向大海,享受這座波光粼粼的美術館 in台中海洋館
這座紅樹林生態展示區最具特色的部分為水中的橫帶射水魚,這是我們在野外無法輕鬆仔細觀察的生物呢。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320s、光圈:f/5.6、ISO 3200

(映像旅行) 隨著河川上游一路“游”向大海,享受這座波光粼粼的美術館 in台中海洋館
同時我們能隨著潮間帶的引領,慢慢進入海洋之中,尋找近海於珊瑚礁共存的生態。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100s、光圈:f/5.6、ISO 3200

(映像旅行) 隨著河川上游一路“游”向大海,享受這座波光粼粼的美術館 in台中海洋館
仔細觀察礁石內的洞穴,就能發現裸胸鯙類(海鰻)。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30s、光圈:f/4.0、ISO 3200

(映像旅行) 隨著河川上游一路“游”向大海,享受這座波光粼粼的美術館 in台中海洋館
繽紛可愛的鐮魚(神仙魚)。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125s、光圈:f/4.0、ISO 3200

(映像旅行) 隨著河川上游一路“游”向大海,享受這座波光粼粼的美術館 in台中海洋館
藍斑條尾魟相當炫目呢。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400s、光圈:f/4.0、ISO 3200

(映像旅行) 隨著河川上游一路“游”向大海,享受這座波光粼粼的美術館 in台中海洋館
這尾是花點窄尾魟不是藍斑條尾魟唷,可別認錯了呢!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400s、光圈:f/4.0、ISO 3200

 此外在這裡還有一處長達7公尺的全台最大花園鰻展示缸,在過往潛水活動時要看花園鰻,不僅需要小心翼翼的匍匐靠近,同時呼出的氣體不能過於劇烈,讓生性害羞的牠們可以慢慢地探出頭來,才能讓我們欣賞牠可愛呆萌的樣貌,而在台中海洋館,不僅有著寬敞的且無須考量潛水空氣剩餘的狀況,而且這群哈氏異糯鰻(花園鰻)就像是不怕人近距離觀察一樣,愜意的在水中探頭探腦地擺動著,極為可愛的樣子,為4F濕地區寫下最棒的觀察體驗。

(映像旅行) 隨著河川上游一路“游”向大海,享受這座波光粼粼的美術館 in台中海洋館
在溼地展示空間中,眼前這座長達7公尺的展示缸,是全台最大的花園鰻展示缸。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400s、光圈:f/5.6、ISO 3200

(映像旅行) 隨著河川上游一路“游”向大海,享受這座波光粼粼的美術館 in台中海洋館
過往在潛水時,想觀察棲息於沙地的花園鰻,需要小心翼翼地慢慢靠近,因為牠們太害羞了,台中海洋館的哈氏異糯鰻(花園鰻),似乎不怕人一樣,隨時探著頭看著我們,太可愛了。
鏡頭:EF24-105mm f/4L IS II USM
快門:1/320s、光圈:f/5.6、ISO 3200

(映像旅行) 隨著河川上游一路“游”向大海,享受這座波光粼粼的美術館 in台中海洋館
由於長達7公尺的寬敞空間,讓我們能找到一個舒適的角度愜意觀察牠們。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60s、光圈:f/5.6、ISO 3200

(映像旅行) 隨著河川上游一路“游”向大海,享受這座波光粼粼的美術館 in台中海洋館
鏡頭:EF24-105mm f/4L IS II USM
快門:1/400s、光圈:f/5.6、ISO 3200

(映像旅行) 隨著河川上游一路“游”向大海,享受這座波光粼粼的美術館 in台中海洋館
點帶范氏鰕虎的樣子真是繽紛。
鏡頭:EF24-105mm f/4L IS II USM
快門:1/400s、光圈:f/5.6、ISO 3200

令人屏息的電光迷幻at 3F水母區

 隨著展覽動線從河川上游一路順流而下進入海洋門戶的潮間帶後,接著我們正式進入海洋之中,一覽湛藍海洋之美,而引領著我們進入這片大海的序章,則是在海洋之中以輕柔飄動之姿,同時隨著光線照耀於半透明身軀之中散發著猶如螢光燈般迷幻色彩的【水母區】。

(映像旅行) 隨著河川上游一路“游”向大海,享受這座波光粼粼的美術館 in台中海洋館
走過潮間帶,緊接著我們隨著海水進入相當夢幻的水母區。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25s、光圈:f/4.0、ISO 4000

 隨著逐漸昏暗的燈光進入位於3F的水母區中,欣賞著眼前這座全台最大,且寬達8米的巨型水母展示缸中,上百隻的水母在光線照耀下,悠悠柔柔的於水中飄盪舞動,從後方看著遊客靠近展示缸欣賞,到自己逐漸靠近讓整個視線範圍充滿水母在眼前游動的光影變化,這一切迷幻的色彩,療癒的讓人屏氣凝神享受與水母共遊的幻想之中呢。

(映像旅行) 隨著河川上游一路“游”向大海,享受這座波光粼粼的美術館 in台中海洋館
走進水母區中,在幽暗的燈光下,欣賞這座寬達8公尺,同時有著上百隻水母悠游其中的全台最大水母展示缸,頓時有種身處於無重力太空的迷幻感。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20s、光圈:f/4.0、ISO 4000

(映像旅行) 隨著河川上游一路“游”向大海,享受這座波光粼粼的美術館 in台中海洋館
隨著燈光投射下,大理石水母散發的渲染光彩,相當炫目神迷。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60s、光圈:f/5.0、ISO 3200

(映像旅行) 隨著河川上游一路“游”向大海,享受這座波光粼粼的美術館 in台中海洋館
溫海月水母像是散發著霓虹燈管的線條光,更是迷幻且療癒。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30s、光圈:f/4.0、ISO 4000

 此外在有著20種水母的展示區之中,從台灣首展的超迷你水母“烏鴉帽水母”,到巨大且充滿妖豔身形的南美洲海刺水母,每一種水母在光線照耀下,所散發猶如電流閃耀的繽紛型態,真的是相當迷幻呢。

(映像旅行) 隨著河川上游一路“游”向大海,享受這座波光粼粼的美術館 in台中海洋館
南美海刺水母更是妖豔。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40s、光圈:f/5.0、ISO 3200

(映像旅行) 隨著河川上游一路“游”向大海,享受這座波光粼粼的美術館 in台中海洋館
當牠完全伸展開來的游動,更能感受牠巨大的身形。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15s、光圈:f/5.0、ISO 3200

(映像旅行) 隨著河川上游一路“游”向大海,享受這座波光粼粼的美術館 in台中海洋館
此外台灣首展的超級迷你水母烏鴉帽水母,更考驗眼力,上方為水母單一個體,下方為聚集一起的姿態。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8s、光圈:f/5.0、ISO 3200

(映像旅行) 隨著河川上游一路“游”向大海,享受這座波光粼粼的美術館 in台中海洋館
放大來仔細觀察,烏鴉帽水母尖端因而得名的帽型以及發光的形式,真是特別。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50s、光圈:f/4.0、ISO 5000

(映像旅行) 隨著河川上游一路“游”向大海,享受這座波光粼粼的美術館 in台中海洋館
我們也能透過資訊版了解水母常出沒於台灣海域何處,不知為何,東部海域反而沒有水母?真有趣!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800s、光圈:f/4.0、ISO 4000

(映像旅行) 隨著河川上游一路“游”向大海,享受這座波光粼粼的美術館 in台中海洋館
水母的構造與一生也能在此一探究竟。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125s、光圈:f/4.0、ISO 4000

(映像旅行) 隨著河川上游一路“游”向大海,享受這座波光粼粼的美術館 in台中海洋館
台中海洋館不僅有著水生生物收容中心,也有著專門照顧水母的區域。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250s、光圈:f/4.0、ISO 4000

360度的環繞悠遊at 2F麥哲倫企鵝、璀璨珊瑚、鯊魚巡游

 接著我們進入2F的展示空間,首先映入眼簾的即是一座佇立於展場之中,且頂部開放的區域,仔細一看,原來是【企鵝區】!此時此刻,你是不是覺得納悶,這樣開放的展示空間,企鵝不會熱昏嗎?事實上,並非所有企鵝都生活於我們所認知寒冷的南極圈中,我曾在春暖花開的時節,在紐西蘭南島看著嬌小可愛的藍眼企鵝從港口上岸準備返巢。這次在台中海洋館企鵝區中所豢養的麥哲倫企鵝,則是生活於南美洲阿根廷、智利和福克蘭群島沿海的企鵝,因此場館內的溫度正是他們最舒適的生活溫度,而在這座可以環繞一圈的展示缸中,不僅可以隨著自己的腳步與企鵝同游之外,更特別的是也能彎身進入像是隧道之中,抬頭仰望觀察,甚至是在這開放的展示缸中,聽著企鵝們之間的互動聲音,這更是前所未見的有趣觀察體驗呢。

(映像旅行) 隨著河川上游一路“游”向大海,享受這座波光粼粼的美術館 in台中海洋館
逛完水母區,接著我們走向2F的企鵝區,眼前位於展示空間中央巨大且開放的展示缸,更是過往參觀別處企鵝館前所未有的設計。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40s、光圈:f/5.0、ISO 3200

(映像旅行) 隨著河川上游一路“游”向大海,享受這座波光粼粼的美術館 in台中海洋館
曾經於紐西蘭春暖花開的時節,於Oamaru觀察企鵝從海上返巢的過程,那時候才知道原來不是所有企鵝都生活於寒冷的南極圈之中。

(映像旅行) 隨著河川上游一路“游”向大海,享受這座波光粼粼的美術館 in台中海洋館
而身高僅20-30公分的藍眼企鵝,是全世界最嬌小的企鵝。
鏡頭:EF24-70mm f/2.8L II USM
快門:1/20s、光圈:f/3.5、ISO 6400

(映像旅行) 隨著河川上游一路“游”向大海,享受這座波光粼粼的美術館 in台中海洋館
目前台中海洋館豢養著來自於南美洲的麥哲倫企鵝,牠們同樣不是居住於寒冷的南極圈之中,因此館內的溫度是牠們最舒適的環境,此時此刻正值換毛狀態,下次再來造訪時,牠們會變得更可愛。
鏡頭:EF24-105mm f/4L IS II USM
快門:1/80s、光圈:f/5.0、ISO 3200

(映像旅行) 隨著河川上游一路“游”向大海,享受這座波光粼粼的美術館 in台中海洋館
不只是能透過環繞或是俯瞰展示缸觀察牠們,此處還有著涵洞的設計能仰望觀察,感受企鵝於水下悠游看著陸地的視角。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100s、光圈:f/5.0、ISO 3200

 再往前走些進入【璀璨珊瑚區】,眼前一座座開放且堆疊成立體型態的珊瑚展示缸,透過像是進入藝廊欣賞藝術品燈光投射下,此時眼前各種珊瑚展示缸就像珠寶一樣散發著璀璨光芒,同時在細細品味這每一個像是珠寶盒中的絢麗珊瑚,還能發現與海葵共生的可愛小丑魚,或是色彩繽紛的網紋活額蝦、嘟著可愛小嘴的海馬們,於此愜意游動呢!

(映像旅行) 隨著河川上游一路“游”向大海,享受這座波光粼粼的美術館 in台中海洋館
接著我們進入猶如精品藝廊的璀璨珊瑚區。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80s、光圈:f/5.0、ISO 3200

(映像旅行) 隨著河川上游一路“游”向大海,享受這座波光粼粼的美術館 in台中海洋館
在每一座開放式的展示缸中,能觀察到約40種的各式繽紛珊瑚。
鏡頭:EF24-105mm f/4L IS II USM
快門:1/160s、光圈:f/6.3、ISO 4000

(映像旅行) 隨著河川上游一路“游”向大海,享受這座波光粼粼的美術館 in台中海洋館
同時於還有著以海葵為家而共生的可愛小丑魚呢。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80s、光圈:f/5.0、ISO 3200

(映像旅行) 隨著河川上游一路“游”向大海,享受這座波光粼粼的美術館 in台中海洋館
色彩繽紛像是圖騰的網紋活額蝦。
鏡頭:EF24-105mm f/4L IS II USM
快門:1/400s、光圈:f/6.3、ISO 4000

(映像旅行) 隨著河川上游一路“游”向大海,享受這座波光粼粼的美術館 in台中海洋館
可愛的海馬也能在此找到。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125s、光圈:f/4.0、ISO 3200

(映像旅行) 隨著河川上游一路“游”向大海,享受這座波光粼粼的美術館 in台中海洋館
油彩蠟膜蝦。
鏡頭:EF24-105mm f/4L IS II USM
快門:1/100s、光圈:f/6.3、ISO 3200

(映像旅行) 隨著河川上游一路“游”向大海,享受這座波光粼粼的美術館 in台中海洋館
透過燈光的襯托,璀璨珊瑚區充滿藝廊的氛圍真是相當炫麗。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200s、光圈:f/7.1、ISO 3200

 而在2F展示空間的尾聲,眼前一座像是模擬大海獨立礁的展示缸中,更有著汙翅真鯊、條紋狗鯊與灰貂鯊這群生活於近海的【鯊魚巡游區】,在這座獨立礁之中環繞悠遊,而我們也能隨著這座360度的展示缸,與鯊魚們一同來場安全又充滿氣勢的伴游,細細觀察鯊魚作為海中王者的姿態呢。

(映像旅行) 隨著河川上游一路“游”向大海,享受這座波光粼粼的美術館 in台中海洋館
再往展示空間深處走,眼前巨大的橢圓展示缸則是鯊魚巡游區。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50s、光圈:f/5.0、ISO 4000

(映像旅行) 隨著河川上游一路“游”向大海,享受這座波光粼粼的美術館 in台中海洋館
生活在近海的汙翅真鯊,則是不斷環繞悠游著。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80s、光圈:f/4.0、ISO 4000

(映像旅行) 隨著河川上游一路“游”向大海,享受這座波光粼粼的美術館 in台中海洋館
近看牠們,真的很帥氣。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40s、光圈:f/4.0、ISO 4000

隨著光影徜徉於湛藍深邃的大海at黑潮之海、海洋學園

 隨著鯊魚們一路在近海共游後,這趟從河川上游一路順流而下至海洋的旅程,也在抵達圍繞著台灣島嶼的世界第二大洋流【黑潮之海】展示空間即將為這場水文生態系的巡禮進入尾聲。從2F高處走下階梯前往1F的黑潮之海展示空間中,眼前巨型投影螢幕從像是藍眼淚的夢幻光影、飛魚耀動海面等充滿沉浸式的影像,與這座巨型高聳的黑潮展示缸有著完美的呼應,無論是從2F至高處觀賞全景,抑或是靠近展示缸與遊客們一同抬頭仰望並讚嘆著黑潮中豐富的魚群生態,感受這不可思議的大海壯麗感,真是一場享受,此外喜歡潛水生活的我,在這黑潮展示缸中,更看見了雙帶鱗鰭烏尾鮗、繽紛疊波蓋刺魚、花斑擬鱗魨(小丑砲彈)等等在台灣潛水就能容易發現的魚種,頓時讓我好想再找個時間潛進大海之中,感受湛藍海洋的魅力呢!

(映像旅行) 隨著河川上游一路“游”向大海,享受這座波光粼粼的美術館 in台中海洋館
從河川上游流入潮間帶,感受潮間帶潮起潮落,再從近海進入此行台中海洋館的尾聲黑潮之海展示區,眼前巨大的投影結合著展示缸,讓整體空間變得更為夢幻且雄偉。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40s、光圈:f/5.0、ISO 4000

(映像旅行) 隨著河川上游一路“游”向大海,享受這座波光粼粼的美術館 in台中海洋館
同時投影幕隨時切換著不同影響,呼應著黑潮展示缸,讓遊客更充滿沉浸感。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80s、光圈:f/5.0、ISO 4000

(映像旅行) 隨著河川上游一路“游”向大海,享受這座波光粼粼的美術館 in台中海洋館
於是大家在此都會佇足許久,目不轉睛地欣賞展示缸內豐富的生物。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125s、光圈:f/5.0、ISO 4000

(映像旅行) 隨著河川上游一路“游”向大海,享受這座波光粼粼的美術館 in台中海洋館
由於大海的色調,一般相機拍起來都會呈現深邃大海的藍調,透過色彩校正後,欣賞展示缸內的生物真實的色彩,又是別有一番風味。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125s、光圈:f/5.0、ISO 4000

(映像旅行) 隨著河川上游一路“游”向大海,享受這座波光粼粼的美術館 in台中海洋館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125s、光圈:f/5.0、ISO 4000

(映像旅行) 隨著河川上游一路“游”向大海,享受這座波光粼粼的美術館 in台中海洋館
各種魚種有著不同繽紛的色彩,真的很療癒,很夢幻。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125s、光圈:f/6.3、ISO 2500

(映像旅行) 隨著河川上游一路“游”向大海,享受這座波光粼粼的美術館 in台中海洋館
潛水時常見的雙帶鱗鰭烏尾鮗也能在此靜靜欣賞這龐大的魚群。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160s、光圈:f/6.3、ISO 2500

 最後,我們隨著能與巨大鯨鯊等生物的全景互動投影,同時也能了解更多海洋生物知識的【海洋學園】互動牆一起打卡拍照,這一天在台中海洋館的漫遊也正式劃下句點,這次參觀台中海洋館由於在試營運的熱潮期間而有著絡繹不絕的遊客,一同在此感受台中海線最新穎的場館,而整座場館像是一座美術館的光影、展示空間設計規劃,對我來說,如此唯美的場館體驗還讓我想要在試營運之後的平日再來細細品味一番,想必那時候的再次造訪這座場館,能更為感受台中河川涓涓流水、人工溼地潮起潮落以及大海浪濤與這座空間共築的時尚聲光美學呢!

(映像旅行) 隨著河川上游一路“游”向大海,享受這座波光粼粼的美術館 in台中海洋館
旅程的最後,在這座有著互動式螢幕的海洋學園,一起拍照打卡,也學習更多知識。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20s、光圈:f/6.3、ISO 2500

(映像旅行) 隨著河川上游一路“游”向大海,享受這座波光粼粼的美術館 in台中海洋館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8s、光圈:f/6.3、ISO 2500

(映像旅行) 隨著河川上游一路“游”向大海,享受這座波光粼粼的美術館 in台中海洋館
喜歡這次的台中海洋館輕旅行嗎?試營運過後的平日時段,我還想再來感受這座充滿美術館設計感的展館呢!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125s、光圈:f/7.1、ISO 3200

有機會的話點進來看看更多好玩的映像生活 Image Life
映像生活Image Life網站
映像生活Image Life粉絲團
映像生活Image Life Instagram
映像生活Image Life Youtube
映像生活Image Life Line
映像生活Image Life Dcard

台中海洋館資訊(點擊即開啟地圖連結)
營業時間:10:00~18:00(週二休館)
地址:台中市清水區海洋路168號
官方網站
粉絲團
Instagram
門票預訂
將相機拿來拍手機拿來上傳 分享好友優異畫質精采生活 每刻每張照片都是美好故事
2025-09-08 18:29 發佈
終於看到一篇詳細的台中海洋館體驗,
感覺是跟屏東海生館完全不一樣的類型耶,
等正式開放的時候一定要去體驗一下那個七公尺的花園鰻池。
去不了屏東可以去近一點的台中~感覺滿不錯的...
戶外幾何圖形外觀能增添那些元素
海洋地氣有溪水風
謝謝喜歡這次的分享,風格真的與屏東海生館很不同,相當有美術館的設計氛圍,很值得選擇一個人潮不多的時段去細細感受每一個細節呢!
CyrusLai wrote:
終於看到一篇詳細的台...(恕刪)
將相機拿來拍手機拿來上傳 分享好友優異畫質精采生活 每刻每張照片都是美好故事
有機會就近來去台中感受一下
barry0302 wrote:
去不了屏東可以去近一...(恕刪)
將相機拿來拍手機拿來上傳 分享好友優異畫質精采生活 每刻每張照片都是美好故事
對阿,我覺得整體設計感將台中地區流域的水系生態呼應得很好,很讚很讚
LULUML1869 wrote:
戶外幾何圖形外觀能增...(恕刪)
將相機拿來拍手機拿來上傳 分享好友優異畫質精采生活 每刻每張照片都是美好故事
很不錯的地方 有機會去看看真的有新鮮
感謝分享&介紹,樓主內容圖文並茂
映像生活 ImageLife wrote:
 歷經13年,期待已...(恕刪)


依據現在看到的資訊
台中海洋館的評價很不理想
特別是那個餐廳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