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公學校日式宿舍群,興築於1934-1940年間,目的是做為當時清水公學校的教職員宿舍。其中以獨棟的校長宿舍最早興建。這些日式宿舍屬於「和洋折衷式」官舍,在2017年整修完成,內部重新規劃後,於2018年將校長宿舍及其中一棟教職員宿舍以「楊肇嘉紀念館」之名開放使用。
老狗這次利用端午節返鄉之便,順道參觀這處日式宿舍群。初到清水國小校園外,見到6棟建築成列排開於街邊,甚為壯觀,實著略感震撼。這群日式建築,按「國家文化資產網」之網頁內容所述,校長宿舍等級約當1922年「總督府官舍建築標準」之高等官舍第四級,其他5棟教職員宿舍約當「判任官甲種官舍」,但實地參觀校長宿舍與教職員宿舍後,感覺內部空間似乎未及此二等級官舍的寬廣,或許日治時期的宿舍興建,也有因地制宜的狀況吧!
這群日治宿舍群,除了本身建築之外,在後方以古蹟保存的清水國小校舍也是一大亮點,但畢竟是還在使用中的學校校園,應該不方便開放參觀,只能見到距離最近的禮堂,也算是額外的收獲。至於紀念館的主角-楊肇嘉先生,可以說是臺灣地方自治的先驅,詳細事跡可以參考維基百科上的網頁說明,就不在此贅述了。
清水公學校日式宿舍群就位在清水市區中,緊臨清水國小。在圍牆外同時有「楊肇嘉先生紀念館」及「清水公學校日式宿舍群」兩個招牌。

在圍牆上的說明牌。右邊是清水公學校日式宿舍群全區的平面圖,真正有開放參觀的,只有左邊說明牌中的六然館、希望館和藝文館,也就是只有2棟日式宿,其他的3棟(陽光書屋、音槳聚落、地板劇場)在老狗到訪當天沒開放,推測目前作為清水國小學生的活動空間。

因為作為楊肇嘉紀念館的空間分為3處,所以老狗就把按六然館(校長宿舍)、希望館與藝文館(即雙併教職員宿舍)、其他日式宿舍外部與清水國小禮堂來介紹。
A. 六然館
六然館位在大門正內側,是當時的校長宿舍,應該是最先建造的一棟建築。
整棟建築外觀精美,按「國家文化資產網」之網頁內容所述為高等官舍第四級。
從外部看,光是應接室的窗戶就相當有造型,屋頂下方破風板還設有圓形通風窗,造型顯得很特殊。

轉個角度到宿舍後方,會見到緣側的大面積窗戶,以及可以走入庭園內的階梯。


後方的緣側,面對的是好大的芒果樹與蓮霧樹。

芒果樹上的芒果,快成熟了~~~
這些看起來很像是愛文芒果。

掉在地上的蓮霧。以老狗的了解,這大概不好吃,因為螞蟻沒來~~


在另一側可以見到通往台所的次要出入口,即裡玄關的位置。

宿舍側門。現在裡面是警衛休息的地方。

這個轉角大致上應該對應的是茶之間,也就是餐廳的位置。

校長宿舍的正門。

進門後,第一個空間是表玄關。這是日式住宅中脫去室外鞋的空間。
在「踏込」與「廣間」之間,怎會冒出大片磁磚來?,應該是後人加上去的吧?

設置在「土間」側面的「下駄箱」,就是鞋櫃啦~~

「下駄箱」打開的樣子,裡面按鞋櫃的樣子修復了。

在「踏込」的左側是「應接室」,現在佈置成楊肇嘉先生的書房復刻版。
後方的壽字屏風,是楊肇嘉先生的七十大壽賀禮,而前方的夫妻塑像,是雕塑家蒲添生1970年所做,贈送予楊肇嘉先生。

從這個角度可以看清楚壽字屏風的內容,這是篆書名家姚石如的作品。

應接室的玻璃窗,造型很有特色。

在表玄關之內的廣間,串聯日式建築內各個空間。
因為配合展覽之故,四週的牆面都放上了大型說明海報。

楊肇嘉先生與清水之間的關係簡述。

清水國小的歷史,以及與楊肇嘉先生之間的關係說明。

兩棟宿舍展示空間的分配說明。

先從座敷,即客廳的空間看起。
現在在座敷中間放了這面大海報牆,以致放不能完整的見到座敷全貌。

但是從海報牆中間這個洞,還是能見到座敷中最精華的部分—床脇與床之間的樣子。
照片中左側是床之間,右側是床脇。

繞過海報會看的比較清楚。左側的「床之間」就像一般日式宿舍一樣的構造,但右邊的「床脇」就有所變化了。「天袋」與「地袋」之間開了一個圓窗,而不是像一般日式建築裝了「違い棚」。

走到座敷旁的緣側,會見到設置在床之間旁的「書院」結構。

至於緣側的對外側窗,現在在前面放了一排展示櫃,展示和楊肇嘉先生有關的書籍、書信等。


以及互動式螢幕。

而鄰近緣側與座敷的居間,在另一側設置「押入」,,不過為了方便展示,押入的門暫時拆除,放上了展示櫃。

這裡也是展示和楊肇嘉先生有關的物品。

從茶之間往居間與緣側望去,可以見到「障子」(拉門)上方的「欄間」,是很簡單的造型。

這個在居間旁的空間,很可能就是茶之間或女中室,從現場的配置看不太出來。
現在是作為影片的播放空間,以及參觀者的休息區。

在電視的後方另外還有一個房間,房間的入口被改到裡玄關處,現在作為工作人員的辦公室空間。

至於這個房間是否真的是女中室,從空間大小比例來看像是台所,就是廚房啦。
但高等官舍第四級的宿舍,沒有女中室是很奇怪的一件事。
不管如何,老狗不是這方面的專家,沒辦法推斷。

在這面牆上放了許多整修前及整修時的舊照片。

在居間的押入後方還有一道門,應該就是當時的台所、風呂和便所空間,只是沒有對遊客開放。

B. 希望館與藝文館
希望館與藝文館是一棟雙併的日式宿舍,位置就在六然館之旁。
因此拍照時會把「六然居」的大石給拍了進去…

前方左右側各有一個獨立入口,分屬「希望館」與「藝文館」。


建築左後側,可以看到兩戶連成一氣的緣側。這種緣側是外部不加窗的設計,又稱之為濡緣

濡緣的特寫。這可不是建築的主要入口。

建築的右後側。一眼望過去,這一整排5棟幾乎都是相同的構造、相同的外形。



老狗在拍攝日式建築外部時撿到了芒果。。。

按照老狗的常理推斷,沒看到螞蟻的,絕對不甜不好吃~~~


從希望館的大門走進內部看展吹冷氣囉....
外面好熱呀~~~

這是希望館這棟的表玄關與踏込。格局上來說比校長宿舍簡單多了,也少了下駄箱的設置。

在希望館的每個房間,所有可利用的牆面幾乎都放上了楊肇嘉先生的事跡說明海報。
這個空間,如果照判任官甲等官舍的配置,可能就是應接室,位置就在表玄關旁。

這個房間有個對外的小小緣側。

希望館內最寬廣的空間應該就是座敷與居間的組合。照片中的左邊房間是座敷,右邊可能是居間。

可能是座敷的房間。

可能是居間的房間。這2個房間相鄰,空間也一樣大,都是六疊,即6塊榻榻米。

在空間盡頭的洗手台,兩旁是台所、風呂和便所。

在廊下與玄關間,夾著一間用障子圍起的空間,可能是茶之間。

從可能是座敷的位置看居間和緣側。

緣側的部分空間被用來展示一些書信。往外走可以沿著濡緣通到藝文館。

展示的書信類。


給遊客拍照打卡的的人型立牌。

回頭看看可能是居間的空間,所有可用的平面都幾乎貼上了海報,作為有關楊肇嘉先生的事跡說明。

走到藝文館,第一個看到的就是高雄號飛機。至於為什麼會出現這架臺灣史上首架私人飛機,因為楊肇嘉先生也是贊助者之一。

藝文館的空間內展示的是楊肇嘉先生贊助的藝文活動。包括李石樵等知名畫家都曾受過他的贊助。

也曾贊助過電影的拍攝與音樂演奏會。

因為贊助廣,所以藝文界的朋友相當多。

藝文館這一側的廊下,末端也是一個洗手台。

藝文館這一側的表玄關,和希望館那一側的表玄關空間相同。

走出希望館與藝文館,看看其他未做為展館使用的雙併宿舍。
C. 其他的日式雙併宿舍
其他棟的日式雙併宿舍,外觀造型上大致上都相同,因此一字排開,看起來很有震憾力。


每棟的破風板都設有通氣窗。


每棟雙併日式宿舍的背面也都相同,不同的是少了外側的濡緣,使老狗覺得那一棟的濡緣會不會是整修時才加上去的??


在內側,更容易看到日式建築一字排開的「氣勢」。

最末端的這一棟應該是改成作為教室的用途,因此外觀上有了較大的變化。



走進分隔宿舍與校園的圍牆內,看到排成一列的宿舍,還是覺得很有氣勢。


樹下看日式宿舍,挺有日式氛圍。但事實上是天氣很熱,熱到不知該躲那裡去~~~


D. 清水國小禮堂
即然把日式宿舍看完了,順道看一看已經被認定成古蹟的清水國小校舍中的禮堂。
它的建築本體也相當有特色。
側面3個入口處都有雨遮。



前後方的出入口也有雨遮,屋頂有切角。

雨遮還有收邊線條。

遠方的紅磚教室,也是古蹟的一部分。

清水公學校日式宿舍群可說是保存完整的日治時期建築,也保留了大部分的原樣。
住中部的朋友,如果想多了解日式建築,不妨走一趟清水,看看這幾棟被整修完成的宿舍。
它們就位在清水市區,交通很方便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