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是橋下的閒置荒蕪空間,在一位阿伯的童心與巧手下,成了一座小小的村莊。
村莊裡有小河、小湖、小橋、小房子,連房子都蓋在小山坡上,儼然成了一座小小城市。
這座城市中所有的"建築"都是用石塊或廢棄物製作而來。
雖然這些作品稱不上美觀,但仍然不得不佩服這座小城市的創造者,竟然如此有耐心與毅力來創造這樣的造景。
到目前為止,橋下仍然有空間可以再擴張這座微型城市,
所以,"阿伯,加油呀~~"

把車停在中投公路大里溪橋旁的橋下,走過橋旁的小路,先看到這個臺灣島。

這是條用鐵絲編的牛,下面還加了4個輪子,可以牧牛,拉牛到處跑。

用麻將建的房子之一,庭院裡還有顆大樹。

另一棟麻將屋,不過只有圍牆是麻將,房子水泥造的。

這是什麼我是不知道啦,只看到池中有條龍。

走到另一邊的上橋匣道下方,似乎房子蓋的更密了,除了佛卍外,其他的地方蓋滿了獨門獨院的房子。

三合院,外面還有外牆,都是石頭或水泥搭的。

這個建築的靈感不知是什麼?有點像是山上的涼亭,也有點像馬雅文化的遺跡。

涼亭與拱橋,難道是中國式的庭園?

湖中的小船,用鐵絲編的。

橋下的小村莊,每一戶都獨門獨院,要說是豪宅嗎??

三合院後方加個一條龍的房子,門前還有涼亭。

木板橋,好像是用回收木棍做的。

吊橋,石頭和繩子編的。

這棟有點像是寺廟的感覺。門前有香爐,還有好幾朵用回收碗作為蓮花。

這座小城市的創造者就是照片中這位阿伯。
我們一家子去玩時,阿伯還熱情的拿糖果招待我們,要離開時還拿橘子送我們,於是我們回送他車上的哈蜜瓜。

整個看過去,這座小城市還真是熱鬧,各式各式的房子都有了,各家的庭園還各有其特色。

心型小湖、湖中小島、小屋及連絡橋樑,橋好像是小木棒搭的。

在橋墩下還有架水泥做的飛機,沒看到飛機場有點可惜。

小屋子的特寫。這些小屋大都有鐵絲骨架,然後在骨架上黏上石頭與屋頂。

一戶小屋,貓狗都進不去,

另一邊橋的匣道,房子沒有蓋那麼密,不過也已經有了一排小房子。

這棟小屋造型特殊,像極了客家圓樓的未完成品。

附近社區的名字,阿伯用感冒藥水瓶排出社區名字來,可是怎麼會有這麼多空瓶?

用這些空瓶來結束這一回合吧!!
有機會走大里霧峰一帶,不妨繞過去中投公路橋下看看這個手工版小人國。
心境會年輕個十多歲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