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順著指標前往一探究竟,後站出口一旁的公園牆上也掛上了許多色彩繽紛的裝飾藝術。



後站旁邊目前仍有一部分是員工宿舍,應該是為了配合20號倉庫的藝術風格,連水塔也變得五彩繽紛。

順著裝飾藝術往前走,原來在後站一旁的小路邊,利用原本的鐵路局倉庫空間,規劃了許多藝術家駐點。右側鐵皮後方就是鐵軌,幾間倉庫各有不同的特色主題。

首先第一間是七個醫生開的咖啡,門前還有小水塘,裡面有養魚歐

今天來得太早,咖啡廳及其他藝術家的工作室都還沒有開,只能從外頭窺探。

咖啡廳裡除了桌椅之外,牆上掛了許多畫作,最有趣的是這咖啡店裡面居然還有自動販賣機,到咖啡店不就是要喝店裡的飲料嗎?為何要設立販賣機呢?

繼續往前,一旁的牆上以馬賽克磁磚,拼湊出了4張大臉。

生活美學協會,一旁有看到不少的木頭,好像有安排一些DIY的木作課程。

外觀看起來很樸實的畫室,從門上的海報看來,裡面的展覽品風格應該也是走傳統素描的樸實路線。

這間工作室的門前有許多可愛的裝飾。牆上還畫上了一個可愛的金髮妞。

一顆顆迷你的仙人掌安置在金屬容器中,立刻變身成為超酷的金屬小樹。
地上一角也規劃了不同的植物及金屬裝飾,連一旁堆放的啤酒空瓶都變成好看的裝飾。

鐵支路男孩,由三位年輕藝術家共同組成的團體,主要是影像及圖像的創作。「鐵支路」剛好跟「DIGITAL」的諧音相近,十分符合20號倉庫的氛圍啊。

最後一間26號倉庫,門上的金屬面具,不知位何會讓我聯想起圓明園的12生肖銅首。


十分有趣的幾間文創藝術空間,下次到台中火車站附近時,可以抽空繞過來逛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