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烏日聚奎居,是台灣少見的巴洛克建築,佔地400坪~是傳統詩人陳若時的故居,建造年代約為大正9年(1920)。據說興建房屋的主人陳若時的祖父是進士,對當時的小地方來講,能出一位進士是非常特別的事,後來子孫經營米店,累積了大量的財富,但並沒有子嗣,陳若時是當時三位養子的長子,他繼承了祖先所傳下來的財富。
為了彰顯陳家的興旺,在日治時代1919年,蓋了這麼一座「聚奎居」。這是一座美輪美奐的巴絡克建築,就算以現在的眼光來看,聚奎居仍稱的上是所謂的「豪宅」。建築上採中西合壁的方式,可以看到中國傳統的紅磚牆與原拱門,還有巴洛克那氣派的圓形廊柱,整體而言,就像中國的三合院的形式(以上說明擷取自"Morris")。

雖然在中午時刻陽光烈照進入聚奎居,但是映入眼簾的那一刻心裡居然會起雞皮疙瘩,兩個大男人還是在大門口外面拍了很多照片,考慮良久,才壯大了自已的膽量。建議如果膽子不夠大的話,就別一個人提錯誰的膽跑來這裡,這裡實際上是很恐怖的。
我發現這種建築風格跟民雄鬼屋很類似,不過民雄鬼屋是西班牙式建築。但是,最大的差別就是民雄鬼屋有很多眾說紛紜的鬼故事傳說了,如果把民雄鬼屋的傳說拿幾個套入聚奎居的話,過不久肯定這裡又是擠滿一大堆人了。

簡單地介紹烏日-聚奎居是否有興趣前往了呢?再來我必須要詳細的道出景點才行,因為它的位置非常之偏僻,我與友人是靠著門牌號碼才找到此宅院,為了鄉民們往後想要感受與民雄鬼屋相同情景的時候,可以看以下這張照片認路:) 呈益汽車這個招牌旁邊這條小路進去...

進來後,會讓人彷彿進入哆啦a夢的時光機器一樣,傻呼呼地穿入歷史的縫隙裡,現代建築與巴洛克建築成為了強烈對比,仍然磅礡輝煌的氣勢,卻掩不住歲月刻下的痕跡,後來...陰森森的感覺不自覺地冒出來了...為了拍張好照片,特地爬上去對面2.3樓制空點拍照,有點算私闖民宅,哈哈~好險沒有人住,是一棟空房子。身手不好的人建議不要爬,爬的時候沒想很多,有根鐵條抓著它就拉上去了,但是下來的時候腳會一直抖,找了很多著地點都不對,好擔心腳會扭傷,後來想到跟上來的時候一樣,抓著鐵條就下去了,哈哈。

進來後的右手邊,整棟屋樑都爬滿了樹幹,厚實的不知名大樹,可見已經荒廢多久了,肯定比我的年紀還大上許多~

再來是正中央,算起來聚奎居的歷史也有90年了,最盛的時期曾經在這裡住了42個人~但是現在已經成了荒廢的大宅,這破敗的輝煌讓人不禁唏噓。

很多場景應該是參加喜宴的時候曾經看過吧!這個地方很多新人前來取景,可惜政府遲遲未做好規劃,使得再度受到傷害。
以下這張是左邊房間照片,有很多壁紙都被撕掉了~


聚奎居跟民雄鬼屋一樣旁邊都有一口井,就像現代人的水龍頭一樣,科技日益漸進生活變得便利多了,期待百年後會有更新的產物出來,就等那個時代還是不是活著囉:)豪宅就是豪宅,直接挖口井在家旁邊,不用到很遠的地方提水過來~

日治時代,半掩的廁所門,打開的那一刻,你看到的會是什麼??是異國的花子嗎??哈哈

有空的時候,一定要到左側二樓拍上幾張經典的照片:「給最遙遠的妳。我正在想妳,妳知道嗎?」




爬了很多烏日聚奎居的文,看到不少網友講出看到牆上的美女圖,看是否還留著~我就拍了幾張,拍的不好請見諒>_<民國74年,我還沒出生呢,哈哈

推開塵封已久的門,我什麼時候還可以...大聲說愛妳?大力地抱著妳轉圈圈?

最後~忍不住來張搞笑的照片(正廳的走廊):班長:單兵注意!!!3點鐘方向有砲擊,請問單兵如何處置???單兵...姿勢~
2011-08-23勇闖陰森森義大利古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