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 Kfeirchris wrote:藍象廷我是在台北吃...(恕刪) 那台中可能也差不多了...年紀有了之後代謝變差比較少去吃吃到飽了,就算去吃也是有吃飽就好不然身體負擔太大了泰式火鍋...就是衝著泰奶去的啊
jk90034 wrote:對!不是橘色是一般...(恕刪) 泰式奶茶的主要味道是一種叫蛙牌紅茶的泰式茶粉加上煉乳跟奶精粉所泡出來的!而這種茶粉本身是含有色素的但近幾年來因為食安風暴的關係很多泰式的店家已經不太敢用有色素的茶粉所以蛙牌的公司順勢推出了不含色素的茶粉,這也是為什麼有的店家奶茶是橘色有的是褐色基本上來說都是泰奶無誤,兩種茶粉的味道基本上是依樣只是有無色素的分別但是好不好喝是濃還是淡,還是要取決於店家泡茶的技術跟店家的良心(吃到飽通常不會太濃味道也就相對較淡)所以以後看到褐色的泰奶不表示不道地或不好喝,但是橘色的泰奶各位大大要喝之前還是請三思啊!
吃到飽是一種流行也是一種規則規則時間內給多少食材其實集團都是有精算過的消費者端希望多通融那增加的成本是店家活該吸收知道自己不喜歡這種型態大可去單點的店我想沒有人會趕吃到飽不在於店裡人多人少冷靜想一想您消費的時間內的權利沒提醒您您會主動走人嗎多給時間您真的不會再去拿東西嗎這都是店家無法控制的為了避免爭議當然時間到之前提醒客人走人當然這樣的提醒跟客人的利益鄉衝突當然沒有人聽了會開心如果是有品的消費者我想時間的控制自己會知道再說一次要把自己搞的緊張的是自己選擇什麼樣的餐廳就該知道它的型態是什麼是時間內吃到飽可不是無限吃到飽
凡人無忌台北 wrote:吃到飽是一種流行也是...(恕刪) 你講的有理,但是不通人情。成本的控管固然很重要,但是客戶的消費者體驗更重要,更何況這家餐廳訂定了''最後加點''時間,所以在最後加點之後也不會讓消費者有繼續拿食材的機會,自然也就有效的控制了成本。我不是學商的,什麼成本什麼的我不是很懂,但是我覺得在盡可能合理的範圍內讓消費者感覺以客為尊才是經營各種服務業的最高準則,當然遇到不合理的消費者也不需要予取予求。有品的客人很多,很可惜我不是其中之一
kerry5140 wrote:泰式奶茶的主要味道是...(恕刪) 感謝您的專業說明,原來是這個原因!所以我覺得喝起來不如以往原來是店家的問題,可能是比例吧,覺得喝起來奶精味很重,聽您這麼一說似乎是少了茶味,難道市面上能夠配製泰式奶茶的茶粉只有蛙牌這個品牌嗎?會不會店家換了品牌所以喝起來不同呢?
jk90034 wrote:我真的不懂,為什麼要一直趕人,外面根本沒有人在等啊!是在趕怎樣!店家那麼想下班嗎?乾脆不要做生意算了!...(恕刪) 小弟的淺見是在離峰時間時間到了沒有趕人應該是加分時間到了走人是正常不趕人的店家不錯吃的話下次會想再去將依時間作業的店家列為下次不造訪條件似乎在心態上視為理所當然有點要求過多畢竟您消費前就已經知道了價位及時間代表同意這樣的條件才進去的人的慾望無窮有時稍微節制一下會讓自己及別人都快樂些至於服務不好漏單晚出抱怨當然是有理的但不適合把不同狀況混在一起談一種是沒盡到應做的另一種是沒多給抱怨沒做到應做的正常抱怨沒拿到沒多給的不見得會獲得認同
消費者心態啦~~~!!!因為疏忽~~該有的服務~~~(沒做到)所以要有~~該有的補償~~~(沒有給)忘了送肉~~~那就補送~~(因為是吃到飽,所以補送肉沒有意義)花了時間等待~~~那就得補時數~~~應該挑明說出來~~~
jk90034 wrote:感謝您的專業說明,...(恕刪) kerry5140 wrote:泰式奶茶的主要味道是...(恕刪) 其實說色素並不準確:zonabu.pixnet.net/blog/post/8705045當然不排除有不肖業者額外參色素啦w可是問題在於味道真的很差很多
針對泰奶,我要說些話。我本身就是在台灣經營泰式小食店,橘色的泰奶已經不能進口到台灣。就算目前在市面上似乎還能買得到,可能是以前的庫存。因為在高雄海關就真的不能進口。而蛙牌的泰國紅茶葉有分有色素和沒色素,而手標則是只有有色素一款。我自己的店是用蛙牌無色素,我的作法比較偏正統泰式作法,就是茶湯+煉乳。但因台灣人比較不喜歡太甜,所以通常在台灣賣的泰奶,比例上大都會再作調整。
所以我越來越少去吃到飽了。很多時間都是被店家給浪費掉。明明剩半小時就開始趕,菜也不出。不過有些飯店吃到飽倒是可以很悠閒的用餐。我現在選擇吃到飽都往飯店去。說到這....你們有看到店家的好捧油又出現了嗎?我真懷疑某些人回文的目的只是想惹爆樓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