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進去之後,整個店的環境是還不錯
不過,不知道是否因為我們在傍晚一開店就進去用餐
所以,料理台內也沒有任何師傅在裡面
店內的燈也沒有全開有些地方都暗暗地,不過因為時間還早而且坐位在窗邊所以還算明亮
至於整體的食材,只能說算是中規中矩而已
小弟覺得比較有意見的是,因為跟爸媽一起去用餐(共三人)
結果在看菜單時,服務人員是建議點套餐會比較划算
可是問題來了,因為三人想吃的套餐不同,所以想點不同的套餐
結果服務人員卻說不行,要點套餐就一桌的人都要點相同價位的套餐
這點實在是讓小弟覺得很不愉快,想多賺點錢也不是這樣做吧
提供不同類型的套餐,就應該讓客人有選擇的自己想吃的權利呀
更何況後來上菜時,也是三人的餐點各自放在各自的托盤內
那真不知為什麼要強迫客人一點要全部點一樣的套餐
所以,這家店也只去過一次就不想再去了
去桃太郎,是在馬祖服務的時候開始的
記得第一次去的時候就是利用旅遊不便險來一飽口福,這幾年來大約是一年去一次(上次的桃太郎)
只是今年多了一個嬌客--小蛋糕,不過他還是只能抱著奶瓶用渴望的眼神看著我們大快朵頤
而且還是利用消費卷去促進台中市的經濟發展~
每次去都有不一樣的感受與新的菜色,還是留一下紀錄吧!
刺身拼盤:
鮮活的牡丹蝦送入口中感覺像是一塊濃得化不開的軟糖,一咬下,彷彿又在嘴裡活了起來...
海膽搭配萊姆片一起入喉,萊姆的酸去除了海膽的腥,剩下甘醇的與綿密的口感
現磨的芥末襯托出鮪魚與鯛魚刺身的彈牙
沙拉:這次的主角是帝王蟹,取小指甲大小的肉絲慢慢咀嚼,鮮甜的蟹肉一點一滴釋放出來,這就是與舌尖跳舞的意思啊
這塊拇指大的蟹肉讓我們兩人吃了很久,一小口一小口的吃,才能慢慢感受到時食材本身的味道
日式小菜:
中間捲起來的是烤星鰻,細火慢烤搭配久傳醬汁,鮮嫩的口感會讓人錯以為是用醃的,但味道卻是如此豐富。
後面糊掉的是醋香魚,連骨頭都已經化開軟爛,卻還是保持魚肉的彈性
左下角的是安糠魚肝佐魚子醬,這口味可不比鵝肝醬差,一樣是綿綿密密的口感,然後讓魚子醬在舌尖跳動
右上角是宜蘭蜜棗,完全沒有我所害怕的苦澀味,細緻的果肉誘發陣陣的口水,是標準的臺灣產上等貨
右下角黑黑一塊是黑豆凍。看起來黑中帶綠,吃起來就像果凍一般,完全顛覆對黑豆的想像
喜知次汁煮:魚的名字就叫做喜知次,鮮亮的魚皮很像是石狗公,後來才知道原來這是來自北海道的珍饈
廚師用汁煮的方式表現魚肉的口感,完全沒有腥味,魚肉是軟軟嫩嫩的,與魚皮相接的地方有著大量的油脂,可真是入口即化
鹽烤紅魚:用鹽烤的方式料理,卻完全能夠保留魚肉本身的汁液,這是怎樣一個境界?當香酥的魚皮與多汁的魚肉一起送進口中,還能明顯地感受到魚肉的纖維
烤羊小排:有點後悔點這道,因為原本是牛小排,因為我們不吃牛,就改成羊,結果之前就已經吃過了@@
排翅蒸蛋:第一次吃到這麼高級的蒸蛋,把濃厚的排翅高湯與蒸蛋真是絕配
甜點:焦糖香蕉蛋糕,有點像是發糕的口感,但是味道截然不同,有著濃濃的香蕉與焦糖味,搭配特製的鮮奶油反而有解膩的效果,旁邊放的焦糖煎香蕉也是我最愛的甜點口味!
最後附上2張小蛋糕的照片
我們從一點開始吃,吃完已經是2點半了,吃這麼慢的原因,雖然要邊吃邊照顧小蛋糕(還要餵奶與換尿布),但是最主要的是慢慢地,一口一口地品嚐,這才是吃飯的最高享受啊!
再次感謝桃太郎貼心的工作人員,除了要陪我們吃那麼久以外,還要幫忙照顧小蛋糕,明年生日再來一趟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