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風華,處處可以看到逢甲求變日新,追求卓越的精神指標,念茲在茲的美麗願景。目前已經成為一所擁有八個學院,工學院、商學院、理學院、建設學院、資電學院、人文社會學院、進修推廣學院、經營管理學院,博士班、碩士班、學士班完備,學生將近二萬人的都會大學,而今,學術聲望日隆,校園煥然一新,畢業校友已超過十五萬人,遍佈海內外,成為台灣企業的中堅,更是工商發展的支柱。「逢甲人」的艱辛奮鬥,已贏得社會的肯定,也的確值得自豪。然而更艱鉅的任務與使命,正等待著我們去面對。
在高科技及數位化時代中,國家的經濟優勢取決於國民創造及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在國際化、全球化的劇烈競爭下,知識的創造與運用,必須更為普及化、多元化、科技化。逢甲深知大學不再只是一個傳授知識的地方,更是一個發展知識、創新知識以及表達理想的殿堂。新落成整建的圖書館擺脫了傳統“藏書閣”的被動,成為主動的“學習工廠”,主導著e-learning時代的進程。從圖書館的再出發,及地理資訊系統研究中心,營建中心、創新育成中心、技術授權中心、電子商務中心、奈米科技研究中心等的相繼成立,可以看到逢甲的新精神與新氣象,未來逢甲大學將以過去四十多年的傳統為基礎,透過教學研究環境的持續提昇和組織人員團隊的力量發揮,繼續為提昇學術水準,栽培社會人才而努力。

以上,屬於官方資料,老頭想用另一個不同的出發點來看逢甲大學。基本上逢甲大學是一個經濟奇蹟的見證,在80年代前的西屯區,算是相當偏僻落後的了,但在逢甲改制為大學後,在校方、政府、以及周圍店家的努力下,終於形成了一個逢甲商圈,且逢甲商圈為一個完整且獨立自主的商圈,能夠滿足一切的需求,讓逢甲附近的學子或住家都不需要再往外地跑。
一進到校門口,亮眼的玻璃磚建構的噴水池映入眼簾。

老頭去拍攝的當天,正好遇到新生入學。好多大一的新鮮人呀!年輕真好。

逢甲的校園中,有著廣闊的綠地以及植物,晨昏間都有許多人在此運動,享受森林浴的功效不用在跑到山上囉。



校園的一角有個親水池區,常可看見大人帶著小朋友在裡面玩水。逢甲大學不只是一間學校,所形成的逢甲商圈,所提供周圍居民的生活休憩功能,真的是超越了學校的功能,是個值得一遊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