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雪山,你好

背著背包出走,是我們的天性,我們不時遊歷世界,想要看到更多更寬廣的天空。同時,舊地重遊,對我們來說一直是遺憾。這次,我何其有幸能在台灣的雪山走過第三趟…http://album.blog.yam.com/show.php?a=vipjohny&f=7669936&i=14147102&p=14

不僅出國旅遊,或在台灣登山,我都是用同一顆55升的大背包,或許也稱得上是一位背包客吧。

時隔半年,我又踏上雪山的山徑,熟悉的管理站、熟悉的同伴。
http://album.blog.yam.com/show.php?a=vipjohny&f=7669936&i=14147413&p=22
http://album.blog.yam.com/show.php?a=vipjohny&f=7669936&i=14146710&p=3


去年七月同期,我們因為團隊訓練來到雪山山區,然而因為部分因素,我們在200公尺前鎩羽而歸,是挫折,也是成長。去年年底,我和父親為著不同的目標又回到雪山,一個為了登頂,一個為了雪山主峰向志佳陽方向的白木林。
http://album.blog.yam.com/show.php?a=vipjohny&f=7669936&i=14147219&p=18
http://album.blog.yam.com/show.php?a=vipjohny&f=7669936&i=14147245&p=19

登山打從一開始,我的目標一直不是山頂,而是每座山的種種風情,玉山秀麗,雪山大器,每一步都是珍惜。

http://album.blog.yam.com/show.php?a=vipjohny&f=7669936&i=14146802&p=6

走過第三遍的雪山山徑,每次都帶給我不同的驚奇,而這才發現,對山的感動是加成累積的成果,第一次登山,專注在一步一呼吸之間,充滿人與山之間的對話;第二次登山,專注在人與人之間的提攜關懷;第三次登山,專注在人與山脈植物紋理之間的對話。

然而這一次登山,這一次的登山很特別,我們把步伐放慢,看似輕鬆的八公里,從清晨一點,走到山頂也要十三個小時。日出前的四個小時,月亮很亮,很安靜,感官變得很靈敏,因為眼睛失去了大多數的功能,聲音很少、很小,多了很多時間與自己對話,因為山還沒醒。然而隊友大多數是第一次或第二次登山,此起彼落的加油聲偶爾會打斷思考,不是每件事情都能盡如人意,對吧?

手錶上的指針約莫指向五點半,天光乍現,一瞬間想起山下的人們,想必都還在沉睡。暗橘色的晨光帶出天空一點淡藍,墨黑的山脈煙嵐率先褪色,留下一點灰白。才繞過兩個迂迴,不到五分鐘的時間,天光乍現,地平線的雲海襯托橘色漸層,從暗橘到金黃,此刻人類的語言詞彙真不夠用!

http://album.blog.yam.com/show.php?a=vipjohny&f=7669936&i=14147472&p=24

正當太陽躍出之際,也該是我們面對挑戰的時刻,每每在雪山行走,對於哭坡都有莫名的壓力,雪霸國家公園在哭坡下的告示牌寫著:「哭坡,不哭」。其實這只是開始,殊不知最嚴酷的考驗還在後面。

http://album.blog.yam.com/show.php?a=vipjohny&f=7669936&i=14146954&p=10

一趟三天兩夜的雪山行,沿路每一百公尺就有一支木樁,避免生疏的山友在山上迷路,以便適時修正方向。然而對一支新手登山隊而言,木樁竟成了另類的心理壓力。曾幾何時,我們的生理時鐘脫離了日出月落的束縛,反而被人為的時間所綑綁?曾幾何時,我們的距離感脫離了感官的約束,反而被科學的長度所制約?在沿途最常聽見的一句話是:「加油!剩下XX公尺!」「加油!再XX公尺就到了」,更有甚者,把每半小時的距離換算成速率,說:「撐著,再XX分鐘就到了」我們在山下太習於一分、一秒之間的差別,精確無誤的代價是少了路轉溪橋忽現的驚喜,一路走來只有意志力與稀薄空氣的對抗,少了拈花惹草、遠山即景的雅致,似乎有點可惜。

http://album.blog.yam.com/show.php?a=vipjohny&f=6336288&i=9051038&p=14

走過三六九山莊是山友慣稱的黑森林,在這裡活樹與枯木並存,多少生命在這裡頂天立地,走過風雨日月和霜雪,攔腰倒臥的同時也是重生的過程,帶給這片森林生生不息的活力。

http://album.blog.yam.com/show.php?a=vipjohny&f=7669936&i=14146617&p=0

走過驚魂未定的哭坡,跨過感觸良多的森林。很難想像,鹿野忠雄以二十餘歲的年紀就走過雪山群峰、南湖大山群峰,並且認定雪山主峰下的U形谷是冰河地形,同時舉出不少實例,驚艷學界。鹿野忠雄的際遇可以說是時勢造英雄,如今我們走在前人的步履,站在巨人的肩膀,我們應該看得更遠更廣,而非自嘆不如,然而想起過去的他有這麼積極進取的態度,或許也是我們現在的年輕人應該效法的對象。

http://album.blog.yam.com/show.php?a=vipjohny&f=7669936&i=14147183&p=16

這次的登山活動,不只是熱愛登山而登山,而是我們有更遠大的目標,月底我們準備前往尼泊爾的第一基地營進行28天的戶外課程活動,希望台灣的山脈能給我們更多祝福,也希望喜瑪拉雅山也能給我們更多啟發。

http://album.blog.yam.com/show.php?a=vipjohny&f=7669936&i=14147548&p=27
http://album.blog.yam.com/show.php?a=vipjohny&f=7669936&i=14148204&p=28
2010-07-14 0:04 發佈
文章關鍵字 遊記 雪山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