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蠶業文化館是在苗栗區農業改良場裡面的其中一館,一樓以動態展示為主,包括養蠶、繅絲、印染、手工編織、蠶繭花藝、動動腦等。二樓以靜態歷史文物展示為主,介紹蠶絲的歷史發展、絲路及開創台灣蠶業的始祖-劉銘傳,另外還展示蠶業技術演進的各項機具、文物等。

台灣蠶業技術相當成熟,我們到的時候還見到一群外國人也來參觀取經。

蠶寶寶的一生

自動化抽取蠶絲的機器




看到這各種蠶齡的蠶寶寶,就回想到國小時候養蠶的情景。回想國小放學時在走回家的路上,邊走邊找看看那家有種桑樹,就偷拔桑葉回來餵蠶寶寶,看著牠一天天的長大,脫皮、結繭、羽化,交配、產卵、孵化…然後又重來一遍所有過程,結果是愈養愈多…現在回想起來還滿好玩的。



蠶業文化館前毛毛蟲造型的休閒昆蟲展示區,第一次看到這麼大的毛毛蟲造型,感覺有點噁心。


天敵及夜間昆蟲展示區

農業展示館

由於有些展示館還在趕工中,預計今年底可以完工,所以建議可以等完工後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