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遠方看過去,很明顯的就可以看出依山勢而建。

當然從小路走到穎川堂,一路差不多都是上坡。

雖然說依山而建,但是在整體規劃上,還是依循著傳統的尊卑觀念,那就是屋脊、橫屋都不可以高於正身,從這張照片的左方,就可以看的出來。

橫屋部份是最可以看的出來穎川堂是如何依山而建,眼前正前方看過去的樓層,不知該說是一樓還是二樓。

在下方的倉庫中,可以說是一樓也可以說是地下室。

走入這倉庫兩旁的小坡,體會一下前人是如何在山區生活。

這棟客家依山建築,在正門的上方有塊匾額 "穎川堂",就是說這棟建築住的主人姓 "鍾",據當地朋友說,這戶鍾姓人家已經在大約十年前,遷居到竹北,偶爾假日才會回來。

不過古厝的保存算是很完整,並沒有自然毀滅或被拆除,使的我們現在還能看到以前客家人的傳統建築。

最後附上一張說明,這張裡面述說著客家人以前的生活方式,蠻值得細細品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