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道台一線上及國道一號上,楊梅到湖口的路段,大小車輛呼嘯而過,夾在這兩條主要道路中,不過短短的幾十公尺,一條僻靜的湖口老街,彷彿遺世獨立在兩條急馳而過的大馬路中。
湖口老街與兩條道路,不管是在街道上,建築上,甚至在時空上,都形成了一種非常強烈的對比,當你踏入了湖口老街,時光彷彿倒流,回到以前的那種古早時代,現在我們就來逛一下湖口老街吧。
湖口老街有兩個入口,這個是靠北端的入口,之前省道上的標示沒有很清楚,不過這一兩年來湖口老街的指標,已經在台一線上指示的蠻清楚的,要來到湖口老街即使沒有 GPS 也應該不難找。

台灣大部份的老街,建築型式都相彷,湖口老街也不例外,風格大至上都雷同。

從北端入口進來走到轉彎處,湖口老街的宗教信仰中心三元宮就在這,當天不曉得是那台的電視節目在這錄影,吸引蠻多鄉親去圍觀。

湖口老街之所以會有這麼多商號聚集,形成湖口商圈的形態,就是以前在這有鐵路經過,原本的湖口車站不在現今的這個位置,而是在湖口老街旁。
但是從楊梅到湖口段的鐵道,因為坡度較陡,路基不穩,常發生事故,所以當時就決定改線,將湖口車站放到現今的位置,稱為新湖口,而湖口老街因為少了鐵路的經過,從此一夕之間就沒落了。

現在的湖口老街,剛好台灣社會的古蹟保存意識的興起,這條久久沒辦法發展的老街,是我逛過最沒有商業氣息的老街,不像九份一樣,每到假日塞滿了人潮,此起彼落的叫賣聲,已經破壞了原本九份的味道。

當然也有一些人看到了湖口老街的新商機,一些舊的建築內部改裝成懷舊的餐廳,但是蠻難得的是這些餐廳的外在,除了多個招牌外,並沒有破壞到原本老街的那份說不上來的感覺。

在後面的幾家應該是原本就有的店面,也靜靜的等待顧客的光臨。

湖口老街除了賣客家菜以外,在這裡也有兩家賣客家粽的店。


總體看來,湖口老街的遊客不算多,也因為這個關係,讓這裡的原貌維持著古早味,沒有太多現代的原素進註,就算有也並沒有破壞到老接原本的氣息,這一點點個人觀察,還不能足以讓大家完全瞭解湖口老街,有興趣的話,可以轉往湖口鄉公所製作的 "湖口老街的故事",從頭到尾描述的相當清楚,值得一看哦,當你看完了這篇再去逛湖口老街,相信你會有另一番感觸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