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的湖口老街是指湖口鄉的湖鏡村內的吳半街附近一帶,是台灣目前保存較完善的老街之一。老街的興起和鐵道有著很大的關係,所以早期還有一些鐵道迷會來這裡找一些僅存的遺跡,不過線再再縣政府的改造下一些遺跡都被破壞殆盡,老街的原由是清光緒19年間劉銘傳建了由基隆到新竹的鐵路,並於老湖口天主堂現址建鋰了火車站,帶動附近繁榮興盛,所以老街上的商號可以說是當時富甲一方的士紳,而火車站為湖口帶來了絡繹不絕的車潮/錢潮/人潮,在民國18年時,國民政府又將鐵路移到了北勢站,這裡相對的就漸漸的沒落了。老街建築多半是日治時代所保留下來,著名的巴洛克示風格建築聞名遐邇,老街的一樓都設有騎樓,牆面有由紅磚排列出不同圖紋的拱、柱,屋頂正面則加蓋了「女兒牆」,而且樓頂突出的部分也加上了裝飾,還有店家名稱的匾額。這裡平日人潮不多,只有假日才會有較多的人潮。每年的老街文化節更是帶來了充沛的觀光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