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東大同市場公有停車場對面有一條路是往下走的裡面是做什麼的

竹東大同市場公有停車場對面有一條路是往下走的
裡面有幾家矮房子很多女生坐在門口
有的燈光是紅色的

請問有人知道那是做什麼的嗎?
2015-04-23 2:46 發佈
LST5201314 wrote:
竹東大同市場公有停...(恕刪)

看你的描述應該是

少年耶,內day這


LST5201314 wrote:
竹東大同市場公有停...(恕刪)


有這個?!可以描述更詳細一點的位置嗎?
那是以前竹東的舊路了,古早前沒有停車場旁的那條,都是走那小路。至於是什麼,就如同連結說的。

http://news.ltn.com.tw/news/society/paper/96063
這都有年紀了..小朋友別傻傻去賺紅包.
後台是在地的.
停車場另一邊也有一條路可以網下走..
那是洗衣場..
但是.這水溝水.十年前就沒人敢用了吧.
在地的都知道
那叫"豬母寮"(客家話)
不過那已經寞落了
應該是 中央市場。
大同市場在長春路展書堂對面 但已不成市
豬嬤寮

農家的豬仔和水牛都算是家中最重要的財產,這些小豬通常要養足6個月才會長大,長的夠肥夠重的胖豬,可以是待價而沽的一筆鉅大收入。我們鄉下人都知道,養豬一定要一次養兩隻,他們相信兩隻互相搶食的豬容易養。

只是天可憐見,我家一直養2隻豬,媽媽卻從來沒有拿到胖豬賣得的錢,甚至連肥豬哪一天要被豬籠抬走都不清楚。原來我家阿婆管理家的裡的錢,她總是成天惦算著這兩隻胖豬夠不夠肥,然後,總是有一天率性的突然叫人把豬拉走了。

胖豬秤重賣了錢,才可以將街上店家的賒帳給還清,也就是為什麼媽媽從來沒有看到賣掉胖豬的錢的原因。倒是可笑的是,常常是媽媽清晨餵完豬後去市場賣菜,下午回到家裡便看到豬圈的肥豬換成了兩條小仔豬了,這真的是我們鄉下人的荒唐事。

民國60年代的某一天,我當阿公的跟屁虫,隨著鄰居來到市場的這個角落。鄰居賣掉了養肥的兩隻胖豬,喜孜孜的來這個地方說要買小豬仔回家養。來到賣小豬的豬圈,我看到旁邊的這邊暗巷,這裡有燈紅酒綠,還有鶯鳴燕喃,原來這裡就是傳說的暗街溫柔鄉。話說,殷實的鄉下人養豬賣給城裡的有錢人,賣掉胖豬那時候,就是鄉下人他一年當中最意氣風的一天呀,那算是生活中意外的Bonus,有些瀟灑落線的鄉下人,會來暗巷揮霍他落線的一刻,就像賭場豪擲萬金那樣的豪邁一下。

我們竹東在60年代,是台灣發達的林業聚落,這裡聚集著許多流汗的工人。林場、製材所發薪餉的那一天,總是街頭酒家生意最忙碌的時候。散落酒家旁邊街角的茶室,就是解放辛苦的地方,也是人生辛酸的放大鏡,這裡有最辛苦的流汗男人,也有人生最為難的可憐女人,這裡藏著每個人都不願講出來的故事。張艾嘉和梁家輝曾經在內灣拍過春秋茶室的電影,講的就是內灣依靠礦坑煤業發達的酒店故事,電影把男人和女人的酸楚講的很好。每次去內灣,我都會去找找春秋茶室在哪理? 而我們竹東的這個地方,大家叫它 豬嬤寮。

今天我和水水來逛中央市場,特別帶水水走這一條暗巷,告訴她關於小豬和暗巷故事。 我的故鄉竹東,天翻地覆的翻轉了半個世紀, 我已經找不到賣小豬的豬圈在哪兒,但是販賣人間悲情的暗街,今天街燈還亮著。
CS_TANG

這一兩天正要搭車去竹東中央市場逛逛.

2023-11-08 15:2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