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尖石鄉的秀巒、養老、新光、司馬庫斯由於交通不發達,一直是個神祕的境地。在友人的介紹下,知道原來尖石養老與清泉石鹿間有個古道,早期叫做石鹿古道,後來經過整理後,更名為霞喀羅步道,是新竹地區少數的國家級步道之一。今年寒流來的比較晚,看準了寒流過後楓樹林會一夜翻紅,特地等待上周的首波寒流過後,周一前往霞喀羅步道,親自探訪這個神秘又美麗的地方。凌晨五點起個大早,六點與友人相約在清大門口,一同展開這陌生又漫長的旅程。
周一天氣十分晴朗,倘佯在往竹東的快速道路上,晨光慢慢自前方的山岳中輕洩出,好久不見這難得的魚肚白。約莫七點,在尖石(內灣)加滿油(PS:早上七點營業),一片晴朗無雲中,繼續翻過山頭往秀巒前進。

一路上,晴朗無雲;陵線的陰影,正是我們正要跨越的山頭;

過了鞍部、宇老,田埔部落溫柔的晨光照耀下,特別的寧靜而有生息;

山上部落多教堂,正巧天空正藍!

萬綠叢中一點紅,轉紅的楓樹特別顯眼,令人興奮~
過了田埔,道路又沿山邊直下秀巒,在秀巒檢查哨辦妥入山,繼續開心地前往養老。早晨九點半,中於千里迢迢抵達了霞喀羅步道的養老段入口。早在我們之前,早已有一群登山客已入山,準備挑戰全長22KM的霞喀羅步道縱走。他們在養老下車,走到石鹿後會有車子在那裡接駁。我們這天只打算走到白石吊橋後返回,來回大約要走上20KM。
霞喀羅步道可以從白石吊橋一切為養老段與石鹿段,養老段約長10KM,馬鞍恰巧位於養老段中間,算是楓樹林最茂密,最美麗的一區。

車行山間,對面的山坡上早已點綴著深秋不同的顏色。

搶在我們之前,早已有一群人先上山縱走啦~

養老介紹

霞喀羅步道的地圖
一路上,前後均有山友同行。在他們眼中,霞喀羅養老段算是"娃娃級"的登山步道,因為從養老到馬鞍間,幾乎是平緩的山路。小徑沿著山腰蜿蜒,沒有艱難的上坡與下坡,非常好走也非常舒服!

平緩的山路走起來很舒服

養老段很適合老少健行

一路上,每500m都有個里程碑,養老入口是22km,中間的馬鞍剛好在17km

即使太陽高掛,在充滿樹蔭的林間也不覺得熱

近期步道持續整修中,以前用竹子搭成的便橋,也逐漸改為這種比較安全穩固的鋼骨木橋

越來越接近馬鞍後,林間的樹種也逐漸由亞熱帶林轉為楓香、楓樹、槭樹等會變色的樹種

在這些蘋果綠與香蕉黃的樹下,心情格外飛揚輕快


這是山毛櫸嗎??!!


過了一小群楓樹林,又進入了綠色的樹林

其中還穿插了竹林

自養老段算起3.7km處會先經過一個叫做栗園的遺跡,然後路途中還會遇到所謂的木炭窯,是以前的人用來悶燒木材成木炭的窯。

花了一小時半走走停停邊拍照,終於抵達了楓樹林最多的馬鞍!!

馬鞍,標高1460m,是以前的駐在所遺址處,遊於以前有香菇栽培熱,因此種植了大量的楓香;如今楓香俱已成蔭~

這就是楓香,樹葉青中帶黃。

今年寒流不夠冷也不夠濕,所以縱使寒流過了,楓紅也較往年遜色許多!

不過林間驚見的楓紅,反到令人珍惜而流連~

楓香樹的葉子在逆光下特別的美麗~


馬鞍的休息區不大,只有幾張長椅可以稍事休息。

從這裡到白石或是養老登山口都差不多是五公里~

最後來幾張馬鞍的楓林風光

另一個角度
更美的楓樹與壯麗的白石吊橋風光請點:[新竹] 楓遊,霞喀羅步道!(下:馬鞍->白石吊橋)
行程參考:
06:00 清大出發
06:45 尖石(內灣)加油站
08:25 秀巒檢查哨(辦理入山)
09:30 養老登山口(22k)
11:30 馬鞍(17k)
(養老-馬鞍全程可騎乘腳踏車)
延伸閱讀推薦:
1.[南投] 遺世的秘境-合歡溪步道遊(上)(內有民宿資訊)
2.[南投]遺世的仙境-合歡溪步道遊(下)